守正创新: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范式”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
1、把准时代脉搏,回应现实关切。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日趋多元,思想观念更加活跃,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个性化特征。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亟需从内容供给、传播方式到互动机制进行全面升级。当前,青年职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其成长环境、认知习惯与信息获取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从职工日常关注的工作压力、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现实问题切入,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个体可感可知的具体关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引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创新话语体系,增强传播效能。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构建起具有时代气息、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长期以来,部分单位存在语言生硬、形式刻板、内容空泛等问题,导致宣传教育“入耳不入心”。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打破“文件腔”“报告体”的束缚,推动话语表达向生动化、生活化、网络化转变。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真实故事传递主流价值。积极借鉴新媒体语态,融合短视频、图文推送、直播互动等形式,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表达风格上注重情感共鸣,避免说教式输出,倡导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让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而是润物无声的“谈心”。
3、融合数字技术,拓展工作边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手段。“智慧党建”“云端课堂”“线上学习社区”等数字化载体正在重塑工作格局。通过大数据分析职工思想动态,能够实现精准画像与前置干预;借助移动终端开展微党课、微讨论、微测试,提升了学习的灵活性与覆盖面;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还原红色场景,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沉浸感与体验感。数字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渗透到职工工作生活中。但也要注意防范技术依赖带来的形式主义风险,坚持内容为王、实效导向,防止“重形式轻内涵”“重流量轻质量”的倾向。(河南交投颐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李承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