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绿色发展转型迫在眉睫。与此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日益复杂,多元利益诉求交织,员工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化。这些新情况、新挑战迫切要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地生根。要不断推进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协同发力,提升党建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党建工作也需要探索信息化手段,增强吸引力和覆盖面,实现传统优势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尽管近年来国企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个别企业存在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表现为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单位将党建工作简单等同于开开会、学文件、搞活动,缺乏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有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党员教育管理松散,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的表现。必须清醒认识到,党建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硬支撑”。一旦党建工作被弱化,就会导致企业偏离正确发展方向;一旦被淡化,就会削弱组织凝聚力;一旦被虚化,就会丧失战斗力;一旦被边缘化,就会动摇党执政的根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领”转变。
总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不能仅靠短期突击或运动式推进,而应着眼于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体系。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具体机制,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边界,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格局。要持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升组织力和执行力。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生态。通过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打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征程上筑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河南省郑州交通物资贸易公司 杨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