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风帆劲——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承担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职责,还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被赋予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为此,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明确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保障各方利益协调有序,提升企业治理效能。
1、坚持党的领导。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国有企业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层面的领导作用不断强化,形成了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治理机制。通过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有效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这一制度安排不仅体现了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也为企业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是简单地叠加组织架构,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韧性。
2、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另起炉灶,必须紧扣主责主业,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当前,许多国有企业正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将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在生产一线,党支部围绕技术攻关、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等关键任务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和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种嵌入式的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真正落地见效,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的重要力量。企业注重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形成双向促进的人才成长机制。通过建立党建与经营“双目标”考核体系,实现党建工作与绩效评价挂钩,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融合不是形式上的结合,而是机制上的协同、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3、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国有企业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做到应建尽建、动态调整,确保组织覆盖无死角、工作推进有依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党建工作效能,推动党建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些企业开发党建管理平台,实现组织管理、党员教育、活动记录、数据分析等工作一体化运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也被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培训、岗位锻炼和激励保障,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为夯实党建基础提供人才支撑。(河南交投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 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