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理论纵横 >

善于新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舆论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普及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精准的传播路径。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企业内部APP等新兴媒介形式,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推送、互动反馈和情感共鸣,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然而,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信息过载、虚假内容传播、网络舆情风险上升等新问题,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质量、响应速度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积极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路径,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模式。一些大型能源类企业依托内部信息化平台,构建集学习、测试、交流、考核于一体的“智慧党建”系统,实现理论学习在线化、思想动态可追踪、党性分析数据化。通过设置积分激励机制和学习排行榜,有效提升了党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制造类国企利用企业微信、钉钉等办公协同工具,开设“微党课”“每日金句”“红色故事汇”等栏目,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碎片化、场景化,便于员工在通勤、休息等碎片时间自主学习。更有企业尝试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还原革命历史场景,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使职工在身临其境中增强理想信念。部分国企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员工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动态研判,及时发现思想苗头,主动回应关切,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置化和精准化。

要真正为思想政治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关键在于实现技术与内容、形式与实效的深度融合。应加强顶层设计,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国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规划,明确技术应用的目标导向和实施路径,避免出现“为技术而技术”的形式主义倾向。需注重内容创新,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强调可视化、故事化和情感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从“文件语言”向“大众话语”转变,善于用真实案例、身边榜样和生动叙事传递主流价值,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再次,应强化平台整合,避免出现多个应用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频现的问题,推动建立统一入口、多端协同的综合性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要重视信息安全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在开放互动的网络环境中,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舆情应对预案和网络行为规范,确保新媒体阵地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信息化不是短期的技术应用,而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国有企业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这包括完善技术保障体系,持续投入资源用于平台维护、功能升级和技术人才引进;建立内容更新机制,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多样性;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效果、用户活跃度、思想引导成效等纳入政工工作考核指标,推动责任落实。应鼓励基层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开展差异化探索,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信息化工作格局。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建设,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的转型升级,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陈坤

责任编辑:王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