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理论纵横 >

聚焦青年群体 创新话语体系——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赢得“Z世代”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成长于互联网环境中的“Z世代”,青年员工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对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距离。这一群体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关注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氛围以及企业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与此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使得青年职工的思想更加活跃,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敏感,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网络舆论的影响。在价值观层面,他们既认同奋斗、责任等主流价值,也追求个性表达与生活品质,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情感表达直接、认知方式碎片化等特点。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系统性调整,以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思想引导亲和力。面对青年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亟需打破“高高在上”“刻板生硬”的话语模式,构建更具时代感、生活化和互动性的表达体系。传统的政治术语堆砌和单向度宣传难以引发青年职工的情感共鸣,必须推动话语体系从“文件语言”向“青年语言”转化。在实践中,可通过提炼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的主题口号,运用青年群体熟悉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表达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便于传播的“轻话语”。注重情感化叙事,通过讲述一线员工的成长故事、技术攻关的奋斗历程、志愿服务的感人瞬间,以真实、具体、有温度的案例传递价值理念。应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将思想引导融入职业发展指导、心理健康关怀、团队建设活动等实际工作中,在解决青年职工现实困惑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脑入心”。

2、构建多元化参与平台,增强青年主体性体验。赢得“Z世代”的关键在于尊重其主体地位,激发其参与热情。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积极搭建青年职工广泛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可通过设立青年议事会、青年创新工作室、青年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形式,鼓励青年职工在企业治理、技术革新、社会责任等领域发声献策,增强其归属感与责任感。结合青年兴趣特点,组织开展主题辩论、情景模拟、微视频创作、读书分享会等互动性强的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应注重发挥青年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表达的青年政工骨干,通过朋辈引领提升思想工作的贴近性和可信度。在组织形式上,可探索项目制、小组制等灵活方式,打破层级壁垒,促进跨部门、跨年龄的交流融合,营造开放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3、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延伸工作触角与影响力。在数字化生存已成为青年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融入青年职工的“线上生活圈”。除传统宣传阵地外,应充分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内部社交平台、短视频账号等新媒体渠道,打造集思想引领、信息传播、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线上平台。内容策划上,应注重短、平、快的传播规律,制作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轻量化内容,提升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到达率。线上平台不仅是信息发布窗口,更应成为倾听青年声音、回应青年关切的重要通道,通过留言互动、在线调研、话题讨论等方式,实现思想引导的精准化与动态化。线下活动则应注重体验感和仪式感,如开展主题团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劳模面对面交流等,强化情感认同和价值共鸣。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深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切实提升对青年群体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陈坤

责任编辑:王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