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理论武装 指引国企改革发展新航程
深化理论武装,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融合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构成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只有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党的理论成果入脑入心,才能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明确发展方向,防范重大风险。
第一,理论武装是国企改革发展的思想根基。理论武装不仅关乎思想认识的统一,更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多重任务。若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容易陷入盲目扩张、路径依赖或短期行为的误区。通过系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部署,企业领导干部能够更好把握政策导向,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在制定发展规划、推进重大项目时更具全局视野和长远考量。
第二,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提升理论转化能力。为确保理论武装取得实效,国有企业普遍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机制。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作为“关键少数”学习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辅导报告等形式,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深入学习,确保上级精神及时传达到位、理解到位、落实到位。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向一线延伸,实现从“少数学”到“全员学”的转变。在学习内容上,注重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在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专题学习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变革趋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深入研读相关理论文献,分析产能结构优化路径。这种结合实际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工作思路,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
第三,理论武装的最终目标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国有企业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建立“学习—调研—决策—落实”闭环机制,把理论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升决策质量和执行效率。理论武装还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理念升级。一些企业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或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理论武装所凝聚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成为激励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的重要支撑。
总之,深化理论武装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国有企业唯有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才能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把稳航向、行稳致远,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党群工作 李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