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标本兼治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标本兼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要求国有企业在源头上治理作风问题,更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成果得以巩固和拓展。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之本
企业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一是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通过定期举办党纪学习教育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纪律要求,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二是强化问题导向,针对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自觉对标对表,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三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随时随地可学的党纪学习教育新模式,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实效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加强纪律建设,夯实治理之基
企业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督促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一是严格精准执纪问责,对违反党的纪律规矩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三、推进风腐同治,净化政治生态
企业要持续强化对风腐同查同治的系统性、协同性认识,着力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深化。一是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发力、同治同抓。二是建立健全风腐同治的制度体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坚持系统观念,保障常态长效
企业要坚决牵住责任制的“牛鼻子”,不断健全制度机制,提高管党治党的精准性、实效性。一方面,要强化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明确“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确保作风建设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到位。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织密监督网络,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作者:李征;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田庄选煤厂;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