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舞钢公安边震 :为群众排忧解难 疫情一线显担当

 河南党建新闻网讯(李万全 张国强 李喜民)边震,男,河南省舞钢市人,199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舞钢市公安局政治处巡防队员。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号召,深入抗疫第一线,不畏劳苦,辛勤工作,守护群众安全,充分展示了一名退伍军人、一名辅警、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和爱民情怀。
革命需要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边震201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兰州军区某部服役。2015年,他光荣退伍后被分配到舞钢市公安局政治处工作。作为转业军人,从部队到警营,他不忘初心,牢记宗旨,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自觉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传统带到日常公安工作中来,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爱民为民,始终用军人的纪律作风自省自励,严格要求自己,实现了从军人到警察的华丽转身。
 入警七年来,他政治立场坚定,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尊重领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2016年5月,他积极响应舞钢市委号召,被局党委下派到铁山乡付庄村作扶贫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工作中,他勤恳认真,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称赞,连续两年被舞钢市委为评优秀扶贫工作队员。
 革命需要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21年5月扶贫工作结束后,他又回到政治处,负责全局落实“三个规定”、“能力作风建设年”等工作。
 七月流火,疫情起。藏蓝潮涌,护民安。今年七月,随着新一轮疫情的爆发,全市立即开启静默管理,往日熙攘的城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尚未可知的病毒感染者,一道道藏蓝色的身影逆向而行,在每一个守护人民的战场喊出响亮的口号:疫情当前,警察不退!
 7月11日晚18时,按照局党委的部署,边震和全局的民辅警一起,立即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里,被抽到疫情一线,参加舞钢市公安局信息研判分析工作。他深知这次工作和以往的不同,这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全市人民生命安危的全新工作挑战!自己很荣幸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接到任务的那一刹那,他就在心里默默立下军令状,坚决完成局党委分配的工作任务!
 初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打破壁垒,他和战友们从出日初到日落,连续作战,与时间赛跑,整整6天6夜,算下来阖眼的时间屈指可数,泡面成为他生活中的日常。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是他最重要的战“疫”武器。每天汇总统计各方信息,上报研判,尤其是夜半,办公室和菜市场没两样,这样高强度工作日复一日,他从不叫苦叫累,而是恪尽职守,倾力而为。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16日疫情迎来转机,管控面缩小再缩小,枣林镇几个村被确定为封控区域。
  为了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7月17日,局党委针对疫情一线警力不足的现状,再次向全局民辅警发出动员令,抽调局机关警力下沉到疫情封控区承担危急险重任务。边震积极响应局党委号召,放下手中信息研判分析工作,主动请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时刻听从党召唤。他说:“党员是先锋,我们作为党员,就是要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民忧,护民安!”于是,他和抽调的同志一起,身背行囊,整装出发,义无反顾地奔赴枣林镇重疫区一线,投入前李村的疫情管控工作。
为民排忧解难   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第一次下沉一线,一切都是未知,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但一想到攸关舞钢全市人民的安危,边震顿时责任感爆棚,信心满满,一切犹豫害怕都烟消云散。7月17日下午14时,边震驾驶警车火速奔赴枣林镇前李村封控区一线,刚到村口就遇到了突发状况,原来该村一名女童前段时间被狗咬伤,已打过一针狂犬疫苗,按照疫苗接种计划,需接种狂犬疫苗第二剂。因前李村目前处于封控状态,无法前往疾控中心接种,这可让女童父母做了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心急火燎,立即和同事及时与村书记沟通,带好冰袋、接种预约单等资料,经向上级管控部门报备后,立即驾车前往舞钢市疾控中心领取疫苗,用最短的时间,将狂犬疫苗安全送到了群众手中。看到孩子按时接种上了疫苗,他那善良揪着的心才慢慢松下来、松下来.....
我们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享受的
 枣林镇前李村是舞钢市本轮疫情的封控区域。由于任务紧急,驻村民警来村前村里没有太多准备,村书记把村口样板房作为他们临时的落脚点,算是住处。推门进屋,浓浓的消毒水味扑鼻而来,两张很小的折叠床就横在眼前,床上没有被单,只有一个褥子;样板房一侧堆着成箱的泡面和矿泉水,一张桌子上也都摆满了免洗手凝胶、口罩、酒精等等一系列防护物资。村书记满怀抱歉地说:“警察同志,疫情太突然了,都是想不起来的事情,你们能来,我和村民们心里都有底气了,给你们安排的地方不周到,请你们多体谅。”
 “说哪里去了,我们来就是帮助咱们一起度过疫情,没有什么苦不苦的,我们还年轻,都能克服。”看着村支书满脸的窘态,做过五年扶贫工作的他,深知农村条件的艰苦,这对于他来说,该村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目前是村里疫情严重的时期。于是,边震一遍劝慰,一遍放下行囊,并继续说道:“李书记,不用客气!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这次局里让我们来主要是值班备勤防控,我们要采取全封闭管理,严防疫情流入。特别是大门口,是进出人员、物资的咽喉,我们更要把好关!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做好巡逻保卫工作。”
  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面对如此理解村里难处又工作目标明确青年小伙,村支书有说不出的高兴。就这样边震的工作在枣林镇前李村拉开了序幕——
 他每天早上4点起配合医护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后和战友开车或徒步巡逻,防止村民串门或者外出;遇见有外出村民,就拿着喇叭一遍一遍的警告和催促返家。白天每间隔一个小时就绕村巡逻两到三次。炎炎烈日下,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有时穿防护服太热,就揣两瓶冰水,和战友互相为对方降温。这样的巡逻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每天晚上9点后,前李村第一书记拉来村民所需物资,他们就配合村里清点整合物资、分类、测温、消杀、登记,这是一个既费体力又细致的活,不能有一点马虎,稍有不慎,病毒有可能带到村内,后果不可设想。时间过得飞快,每次收拾完,脱下防护服,都是凌晨的1点左右。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和战友互相消杀后,就依靠门前唯一的一根水管进行冲凉和洗漱,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经受过军队洗礼和包村扶贫锻炼的他,并不觉得苦和累。对此,他和战友还时不时调侃道:“凉水洗澡好啊,难得我们会有增强体质的机会,哈哈”。
 为民守护不言苦  人民满意我欣慰
 “警察同志,谢谢,太谢谢你们啦!要不是你们及时把我爸爸送医院透析,我爸就完了!”7月25日上午,前李村三组的村民李玉莲从人民医院回村在村头见到边震时,感激得流下眼泪。原来7月20日早晨5点左右,在配合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当中,边震遇见村民李某突发疾病,他第一时间驱车带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事后才知道李某是一位尿毒症患者,封控期间间断一次透析,导致疾病突发。边震见状索性把患者迅速送到医院,使李某及时得到治疗。
 是呀,人民警察人民爱,人民警察爱人民!十多天的坚守,十多天的辛劳,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边震及和他一起在前李村共同奋战的战友们的工作,赢得村民的称道。经过井然有序的封控,目前,前李村已经连续7天全员核酸呈阴性。边震和在岗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静下来想想,从疫情开始到现在,边震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说真的,边震想家了!作为独生子女他多想回家看看他多病缠身的母亲呀!但目前疫情还在继续。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当有人问及他是否想家时,他心怀对家人的愧疚,七尺男儿竟然泪眼婆娑。他说:“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的神圣职责。我要坚决完成局党委交给任务,疫情不退,决不收兵!”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