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河南宝丰:产业有盼头 农民有奔头
发布时间:2023-06-15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河南党建网讯:“目前,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达1000亩,不仅壮大了合作社,更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6月14日上午,宝丰县前营乡韩王庄村党支书记王占正一边带领着机械手们播种一边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韩王庄村位于宝丰县前营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北邻汝州,东邻郜湾村,南邻大吴庄村,全村共有218户810人。耕地多为虎狼爬岭石头地,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生、芝麻等。
今年以来,韩王庄村党支部通过合作社,依托村内土地资源,探索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有地就有保障,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效益不好了怎么办?合作社不干了咋办?一个个问题,向王占正抛来,为了让村民信任合作社,村‘两委’干部上门为村民讲解合作社成立的发展前景,并带头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同时承诺把土地流转费用提前给村民,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通过协调,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每亩地650元,耕地补贴费用100元,每亩地保守收入750元,村民们还可以在自家流转的土地上打零工,同时有双份收入。
“俺一天在工地上赚二三百,媳妇也在外边打工,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俺就不用挂念了,也省心了。”该村村民王金和说,以前农忙时就需要给工地上请假回来忙农活儿,请一天假耽误好几百的收入,合作社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合作社越来越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王占正说。
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如何管理?在探索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与牧原集团签订协议,由该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保证科学化种植管理,实现减损增效的发展目标。在农业作业方面,合作社雇佣本村农用机械进行收割,还增加了机械手们的收入。
“我们合作社和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牧原公司提供原材料,生产绿色食品加工和畜牧养殖原材料。”王占正说。
韩王庄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是宝丰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带领村民致富的缩影。
产业有盼头,农民有奔头。近年来,宝丰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依托各村资源条件、地域优势、种植习惯等因素,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注重农业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兴旺有效融合、互促共进,最大限度地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助推群众致富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格局。(柳真真 肖晓佳)
今年以来,韩王庄村党支部通过合作社,依托村内土地资源,探索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有地就有保障,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效益不好了怎么办?合作社不干了咋办?一个个问题,向王占正抛来,为了让村民信任合作社,村‘两委’干部上门为村民讲解合作社成立的发展前景,并带头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同时承诺把土地流转费用提前给村民,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通过协调,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每亩地650元,耕地补贴费用100元,每亩地保守收入750元,村民们还可以在自家流转的土地上打零工,同时有双份收入。
“俺一天在工地上赚二三百,媳妇也在外边打工,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俺就不用挂念了,也省心了。”该村村民王金和说,以前农忙时就需要给工地上请假回来忙农活儿,请一天假耽误好几百的收入,合作社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合作社越来越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王占正说。
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如何管理?在探索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与牧原集团签订协议,由该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保证科学化种植管理,实现减损增效的发展目标。在农业作业方面,合作社雇佣本村农用机械进行收割,还增加了机械手们的收入。
“我们合作社和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牧原公司提供原材料,生产绿色食品加工和畜牧养殖原材料。”王占正说。
韩王庄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是宝丰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带领村民致富的缩影。
产业有盼头,农民有奔头。近年来,宝丰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依托各村资源条件、地域优势、种植习惯等因素,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注重农业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兴旺有效融合、互促共进,最大限度地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助推群众致富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格局。(柳真真 肖晓佳)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