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真取经”才能“取真经”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即“八八战略”,成为20年来浙江坚持绘到底的一张“蓝图”。适逢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之际,我参加了平顶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五星”支部创建专题培训班。先后学习了浙江党建引领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涉及乡村振兴全方位的经验成就,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明确目标、端正作风“取真经”。“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跃升。这启示我们:一要有登高望远的视野。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到墙头镇溪里方、方家岙以及奉化滕头村、青云村等村学习,所到之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他们依托海滩岛礁、草原、丛林等多种生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打造文旅产业、开展直播经济,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共同富裕,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感受到了自身发展水平的差距、思想观念的差距、思路举措的差距。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在内陆相对落后的乡域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数万群众的共同富裕目标,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开阔发展视野、明确目标定位、创设载体抓手,既要放眼全局又要细谋一域,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紧迫感和奋斗精神,方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二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从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省级农民的顾益康,到实地参观学习中所见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务实之风扑面而来,思路办法信手拈来,也正是有一批这样务实重干的干部队伍,“八八战略”才得以更好落地。河南省的“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是省委抓基层基础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聚合贯通党建、产业、生态、治理、文明五大要素,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思路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必须“干”字当头,求真务实。三要强化系统观念。“五星”支部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总牵引。必须强化系统观念,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自娱自乐、自拉自唱,要抓部门联动,促使部门积极认领任务、创新落实,要突出党群联动,通过网络化管理、干部包片、党员联户、评优评先等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提高群众参与度。
 
直面短板、攻坚克难“学真经”。在上级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叶县水寨乡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比浙江,我们差距巨大,亟需梳理短板、迎难而上、破解瓶颈、开创新局。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谋突破。近年来,通过驻村第一书记项目和村集体经济项目,大部分村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但产业链条过短、特色不突出、规模不够大等问题很突出,导致“一村一品”发展进度迟缓,村集体经济存在收入偏低、后劲不足、双绑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在人居环境方面出实招。部分村庄建设缺少统一规划,一些废弃闲置的老旧宅基地荒废,杂草丛生、砖头瓦块遍地;农户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管网建设成本高、污水收纳集中处置难,坑塘治理亟待解决。三是在支部建设方面聚合力。由于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农村人才流向大城市,具有较强劳动力的中青年人外出打工,村两委干部及在家党员年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工作能力不强,进而出现组织生活不够规范,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
 
抓住关键、务实重干“用真经”。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政府、企业、群众等社会各界总动员齐努力。从党委政府的角色职能来看,就是要扭住关键实现纲举目张。一是把党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要始终把基层党建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学习强国”“农民夜校”“主题党日”及“党员志愿服务日”等载体,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今年要筹备好两期村干部培训班,集中学习新政策新理论,多措并举培养高素质服务型农村干部队伍。持续做好党员积分管理、“一编三定”、志愿服务等工作,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每季度上好党课。推动“四议两公开”走深走实,做到决策民主、过程透明、接受监督、公平公正。二是把人才招引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强农兴农,人才是根本。如何有效解决乡村人才紧缺问题,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是目前水寨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水寨乡招引两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村任支部书记,招引10余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发展,并全部与村集体经济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吸引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实用型人才返乡创业。三是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农民群体收入可持续性的有力保障。2022年,水寨乡通过土地流转,建成天边徐村千亩富硒小麦产业园,通过村集体入股企业,5个村达成村企共建,企业资产得到更优配置,涉及村的集体经济得到稳定可持续增长,3个村的联村共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我们将按照“来料加工型、招工驿站型、乡土品牌型、农旅融合型、赋能创业型”五个类型打造,着力推进“五星工坊”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深挖亮点,利用各村的荒地及闲置旧厂房,招引更多适合本土生长的小微企业,采取“村集体+企业”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的发展之坊、强基之坊、富民之坊、暖心之坊。(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党委书记  杨小军)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