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机收减损监测 秸秆收储离田 郏县:麦田间演绎“农机秀”
发布时间:2023-05-25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河南党建网讯: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收获忙。5月25日上午,郏县2023年小麦机收减损暨秸秆收储现场会在安良镇邢楼村彩虹星球绿洲鸣有机小麦基地举行。

副县长李政杰讲话并宣布现场演示活动开始。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红牛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中石化郏县石油分公司、安良镇负责同志参加。河南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全程直播。

与会领导们和省市县新闻媒体记者,县农机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安良镇、冢头镇、长桥镇、茨芭镇、白庙乡相关镇村干部,各合作社理事长、参赛机手,部分养殖企业负责人与当地群众一同观摩了小麦机收、减损监测、秸秆打捆、运储离田等现场操作演示。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走进安良镇邢楼村田间地头,金黄的小麦麦浪滚滚,沉甸甸的麦穗颗粒饱满。大型联合收割机、秸秆搂草机、秸秆打捆机正来回穿梭在田间,拉麦子的四轮车成了转运粮食的移动粮仓、运饲草的农用车直接把捆装秸秆送往红牛养殖企业,机器的轰隆声、农民的欢笑声联合演奏出一曲曲丰收的欢歌。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走进安良镇邢楼村田间地头,金黄的小麦麦浪滚滚,沉甸甸的麦穗颗粒饱满。大型联合收割机、秸秆搂草机、秸秆打捆机正来回穿梭在田间,拉麦子的四轮车成了转运粮食的移动粮仓、运饲草的农用车直接把捆装秸秆送往红牛养殖企业,机器的轰隆声、农民的欢笑声联合演奏出一曲曲丰收的欢歌。

在邢楼村彩虹星球绿洲鸣有机小麦基地,6台联合收割机轰鸣踏浪作业,一会儿,粮食“吃”进仓,垄垄麦田逐一被“剃光头”。接着,由县农机中心组织的3个专家评定组按照《谷物(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测定方法》,监测作业过程并测定选手的机收质量,对各位机手的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对小麦割茬高度、机收减损等数据进行适时监测,捡拾麦粒,测算损失率。县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李亚青、科员郭小叶现场监督。据测算,此地块机收损失率为0.85%。
机收减损监测后,1台拖拉机牵引着秸秆搂草机走过,把机收后的麦秸秆搂成一条条“金色带状”,紧跟着,2台拖拉机牵引着秸秆打捆机一次性完成秸秆收集、粉碎、压实、打捆等几道工序,留下了一个个整齐的“圆柱草捆”。接着,铲车夹起草捆,装上农用车,并送往红牛养殖企业。像这样省心省力节农时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的精彩连贯动作,在田间地头演绎“农机秀”,缓解禁烧压力、解决饲草短缺、增加群众收入,成为了该县今年“三夏”农业生产的新亮点。
机收减损监测后,1台拖拉机牵引着秸秆搂草机走过,把机收后的麦秸秆搂成一条条“金色带状”,紧跟着,2台拖拉机牵引着秸秆打捆机一次性完成秸秆收集、粉碎、压实、打捆等几道工序,留下了一个个整齐的“圆柱草捆”。接着,铲车夹起草捆,装上农用车,并送往红牛养殖企业。像这样省心省力节农时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的精彩连贯动作,在田间地头演绎“农机秀”,缓解禁烧压力、解决饲草短缺、增加群众收入,成为了该县今年“三夏”农业生产的新亮点。

中石化郏县石油分公司送油小分队送油到作业现场,给机车加油,并给农机手送上爱心礼包。
“今年郏县共种植小麦46.7万亩,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并于昨天开镰收割。为全面做好今年的三夏生产工作,我们成立了县三夏生产工作指挥部,统筹抓好‘抢、管、保、禁、防’五项重点工作。‘抢’,就是要做好抢收、抢种、抢入库。‘管’,就是毫不放松的抓好麦田后期管理,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保’,就是保要素供给,统筹各部门,聚焦三夏生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确保三夏工作顺利开展。‘禁’,就是依托秸秆综合利,全面做好禁烧工作。‘防’,就是防止火灾和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三夏生产安全,实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副县长李政杰说道。(于战胜)
“今年郏县共种植小麦46.7万亩,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并于昨天开镰收割。为全面做好今年的三夏生产工作,我们成立了县三夏生产工作指挥部,统筹抓好‘抢、管、保、禁、防’五项重点工作。‘抢’,就是要做好抢收、抢种、抢入库。‘管’,就是毫不放松的抓好麦田后期管理,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保’,就是保要素供给,统筹各部门,聚焦三夏生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确保三夏工作顺利开展。‘禁’,就是依托秸秆综合利,全面做好禁烧工作。‘防’,就是防止火灾和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三夏生产安全,实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副县长李政杰说道。(于战胜)
责任编辑:王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