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河南宝丰:耄耋“剪花奶奶”带富村民

  河南党建网讯:5月16日,在宝丰县张八桥镇姚店铺村的非遗剪纸传承所里,几位年过八旬的大娘,却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她们的一双双巧手里短时间内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或精美绝伦的吉祥图案,每逢周末,还会有一大批剪纸爱好者慕名来向她们学习剪纸技术,也有不少游客上门订购她们的作品。
  据史志记载,姚店铺村曾是宛洛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建村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这里有明清时期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百年古树等,更有传承完整的民俗生活方式。
  “俺从来没上过学,但受姥姥和母亲的影响,俺五六岁就对剪纸有了兴趣,看见啥好看的图样就想剪出来试试,从起初的模仿到后来自己钻研新剪法,最开始从简单的小动物、喜字着手,一来二去,剪刀在手里越来越灵活,学会了剪纸。乡亲们看我剪的像模像样,每逢过节或者谁家有红白大事需要剪纸时都会请我过去剪。”82岁的张梅自豪地说。、
  “姑娘出嫁时洗脸盆内要放的石榴配牡丹或莲花图案,娶媳妇时布置新房要用到顶棚四角粘的云字钩、中间要粘的牡丹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王瑞一边给学员们演示剪纸的基本技法,一边向她们介绍早年的婚庆习俗。
  王瑞比张梅小两岁,同样目不识丁,但却一样对剪纸有着特殊的情结,她十几岁时就能灵活地使用剪刀,不用在纸上打样儿,就能让红纸在她手里变出各类美丽的图案。她们的部分作品在2020年“宝丰县第一届非遗大集”中,曾获得剪纸组前三名好成绩。
  今年,为传承非遗剪纸艺术,该镇在姚店铺村建立了剪纸传习所,张梅和王瑞等“剪花奶奶”成了传习所的外聘老师,她们主要教授有剪纸爱好的留守妇女剪纸技术,年轻的剪纸爱好者试着在作品里增加了现代题材和元素,用剪刀剪出了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标语,部分局委听说之后纷纷找她们定制宣传标语。个别有头脑的年轻人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了剪纸教学,收获了不好粉丝,许多粉丝纷纷要求个性定制,她们用“不起眼”的剪纸文化带动部分村民走上了致路,让当地古老的文明得到延续。
  “以前农闲时,我经常出去打工,自从跟张老师学习剪纸后,不用出远门,在家通过开直播进行剪纸知识分享,每月也能增加好上千元的收入。”西火山村剪纸好爱者刘全英说。
  现如今,她们剪出的100余幅作品都收藏在该村村史馆和剪纸传承所内,供游客观赏,这些作品都是反映姚店铺村民俗生活、民俗文化的,原生态中透着那么一股子纯朴,每幅都是独创。如果有顾客需要购买,可选择现场剪或者预约定制。
  “‘剪纸奶奶’们用他们的巧手,带动了一大批剪纸爱好者纷纷效仿学习,他们用原生态的手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村里的民俗旅游,帮助部分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对该传习所的支持力度,动员她们成立剪纸合作社,借助于电商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张八桥镇党委书记吕跃红说。(柳真真 杨艳旭)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