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牡丹朵朵开 文化自信“滚滚”来
电视剧《国色芳华》《锦绣芳华》热播,不仅带火“牡丹经济”,其多维的文化输出、精良的匠心制作与华美考究的画面,让不少观众感慨“吃到了国产古装剧细糠”。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无疑又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我们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以守正创新的勇气、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出一条文化自信自强之路。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滋养文化自觉的精神根基。“三白妆”“垂笔”“花树冠”“螺钿工艺”“抖空竹”……电视剧中,编剧导演把唐代的繁华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唐朝的文化和历史,把课本中的文字、博物馆里的文物、插画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文化自觉源于对传统的深刻认知与创新传承,正如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敦煌研究院用虚拟现实重现飞天壁画的神韵。王羲之的《兰亭序》历经千年仍被临摹研习,昆曲艺术融入现代舞台焕发新生,这些实践表明:传统文化在现代依旧有无穷的生命力。当我们读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领悟《论语》中的处世智慧,文化自觉便在这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厚植文化自信的情怀担当。从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现象级大爆款,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再到《锦绣芳华》以优秀品质,跟随“国剧出海”大潮,发行海外80余个国家,世界人民纷纷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已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正如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灾难中的逆行者,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鼓舞着"一带一路"建设者。这种文化向心力,正是我们面对世界变局的底气所在。
扩大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力,点亮文化自强的理想灯塔。茶道与咖啡文化交融,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统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塑造未来的活水。如何用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新课题。在《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跟随着旅行团的步伐,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使用中国制造,了解中国文化,传递和平与友谊。中华传统文化正以开放和包容之姿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成为照亮人类共同价值的精神灯塔,在文明互鉴中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自强。作为青年人更要巩固好中华文化主体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心用情用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张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