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梓)7月9日,随着“淅川人才新政”—《中共淅川县委 淅川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贯彻“诸葛英才计划” 加快建设人才强县的意见》(淅发〔2018〕9号)文件的正式下发,淅川县携“真金白银”的重磅优惠政策,正式加入县级“抢人大战”!
早在2013年,淅川县就率先出台过《淅川县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试行办法》,随着形势发展,其内容已不能适应淅川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再次背景下,淅川县以南阳市“诸葛英才计划”为引领,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就淅川人才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详细论证,组织有关单位外出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见(草案)》初稿。s2018年以来,多次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针对《意见(草案)》初稿研究论证,并印发县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综合汇总后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并正式印发。
“淅川人才新政”共分总则、引才标准、政策待遇、创业扶持、人才培育、激励机制、考核管理、服务保障、附则等共9章39条,内容涵盖人才引进、扶持、培育、激励、管理等各个方面,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并向教育、卫生等人才急需紧缺系统倾斜。
在引才方式上突出5大特点,力求提高人才和用人单位积极性:分级引才。根据不同标准将引进人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待遇不同。弹性引才。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原则,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特殊情况“一事一议”,可直接面试考察聘用。专编引才。全县设置30个左右的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专编专用、人退编收。激励引才。鼓励企事业单位自主引进,或委托中介机构引进人才,按照引进人才质量和数量分别给予用才和引才单位奖励;回归引才。对优秀回创人才予以资金政策扶持和表彰奖励。
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四大工程,“对症下药”解决淅川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助学回归工程。县财政担保为一本录取的教育类、医疗类本科生提供助学贷款,设立人才委培专项基金委托知名高校为淅川培育医疗、教育人才;“工匠”培育工程。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自主培育或和高校合作培训高技能人才,按标准分别给予人才和企业一定奖励,培育“淅川工匠”;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遴选50名左右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或企业家赴高校或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培训,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先进经营理念的科技企业家,具有发展基础和成长潜力的青年企业家;社会事业人才荟萃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代表人物。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培育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土专家”和“田秀才”,并适时进行命名表彰和奖励。
在服务保障方面采取5大措施,确保人才“宾至如归”: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高标准建立县“诸葛英才服务中心”和“诸葛英才智慧平台”,为引进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将人才安居工程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范畴,建设“淅川县人才公寓”。保障人才经费优先投入。县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的标准,优先足额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保障贡献突出各类人才的政治待遇。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和先进事迹。
高含金量的“淅川人才新政”,彰显着淅川县委、县政府渴望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真挚诚意,饱含着淅川人民对人才助力淅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愿望。随着“淅川人才新政”的出台,将会有更多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渠首大地,真正把淅川建设为水清民富县强的人才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