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鹤壁淇滨区村民自掏腰包帮助困难群众 带领乡亲养鸡致富

     
    首次养鸡失败,到郑州找专家求助

     
    “20多年前,我爹娘除了种地没别的收入,还要供4个孩子上学;我在钜桥缝纫机配件厂上班,一个月80多块钱的工资还不够给兄弟姐妹交学费;我家年年都得卖粮食还欠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靳福叶回忆,当时她父母过年只舍得买1斤肥肉,用炼油之后的油渣儿混合白菜包饺子,饺子还不能放开了吃。

    靳福叶卖过铁门、开过加油站,都因为经营不善赔了钱。直到后来从事收粮食的生意,她才攒了一些钱。“有一年,我给饲料厂送货时了解到养鸡能挣钱,就买鸡苗开起了养鸡场。”靳福叶说,到2000年,她一共建了6个鸡棚,养了10万只鸡,每天早上7点准时喂食,还要不停查看鸡的情况。到了冬天,鸡棚需要生火保暖,靳福叶和丈夫就会定闹钟,每隔一小时起一次床,从来没睡过囫囵觉。“那时候鸡棚内的地上撒有稻壳儿,俺两口子就睡在上面,这样方便看温度计。我们无所谓,就怕冻着鸡。”靳福叶说。

    提起2000年养鸡的事,令靳福叶印象深刻的不是如何辛苦,而是鸡因得鸡瘟死了很多。当时,她心疼得直抹眼泪。到了年底,靳福叶盘账后发现养鸡不仅没挣钱,还把本钱赔了个精光,难过得躺在床上几天吃不下饭。后来,靳福叶的丈夫对她说:“咱也不是没受过穷,只当花钱买教训,咱从头再来,继续干!”在丈夫的鼓励下,靳福叶振作了起来。

    第二年再次养鸡前,靳福叶跑到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找养殖专业的教授求助。“去的时候我心里没底,兜儿里只装了来回的路费。”靳福叶说,当时她在学校门口见人就打听,直到傍晚才见到教授出门。得知靳福叶在学校门口站了一天,连一块五毛钱一碗的面条儿都舍不得吃,饿了就喝几捧自来水,教授被感动了,当场答应到鹤壁进行养殖技术指导。
       
    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学会养殖技术之后,靳福叶养鸡的成活率高了很多,卖第三批鸡时终于见到了利润。2001年,靳福叶和一家企业签约,既保证了鸡的销路,又不用独自承担市场风险。有了养殖技术,又打开了销路,靳福叶终于赚回了本钱。邻居见状纷纷想要和靳福叶一起干,靳福叶便带头成立了养殖合作社,第一批有30户村民加入。
靳福叶为大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当时,村民打零工一天只能挣一二十块钱,养500只鸡40天就能挣2000块钱。到2002年,她的养殖合作社已吸纳了社员200多户。靳福叶带大家前后一共建起31个规模化养鸡场,一年稳定能卖30多万只鸡。

    成立养殖合作社后,靳福叶就不再养鸡了,把精力放到了管理上。她组织成立了防疫队、抓鸡队、出粪队,分工明确,大家干活儿的积极性高。靳福叶每天7点之前出门,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在多个养鸡场忙碌,吃饭常常是“路边卖啥吃啥,啥饭做得快吃啥”。

    2003年冬天,靳福叶在半夜两点多接到一名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和丈夫一起骑摩托车前去帮忙。因为当时下着雪,夫妻俩一不小心摔倒了,躺在雪地里半天才站起来。浑身湿透的两人赶到养鸡场解决情况之后才觉得冷。养殖户点了一堆火,靳福叶和丈夫守着火堆烤了半天。这样的事不在少数,每个鸡棚都凝聚着靳福叶的心血。她说自己10多年来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都得接几百个电话,耳朵嗡嗡响。

    帮助养殖户卖鸡时,靳福叶更是忍受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在肉联厂露天站台上看守一夜。看着鸡一批批入库、养殖户拿票换了钱,靳福叶才放心。

    “俺干得起劲儿,政府也支持,这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大家伙儿非常高兴。”靳福叶说,大赉店镇政府大力支持她的养殖合作社,不仅落实多项惠民政策,还提供了专项资金供购买化验仪器。如今,靳福叶的养殖合作社共有社员520户,平均年增收3.6万元。
       
    自掏腰包做公益,获得多项荣誉

       
    靳福叶白手起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先后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十大农产品流通女经纪人、河南省巾帼科技带头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十大农民女状元”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靳福叶谦虚地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

    近3年来,靳福叶因购买米、面、油等物资送给镇里的困难群众,累计花费15万元。“咱都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农民,能靠养殖业挣钱是本事,能帮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是做善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靳福叶表示,今后她会继续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



责任编辑:淇滨区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