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强四新”思政工作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坚实脊梁,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显得尤为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企业需要以创新思维推动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新方向”
国有企业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政治建设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通过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常态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紧密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强化思想凝聚,激发“新动能”
企业需聚焦职工思想动态,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思想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职工思想调研、举办主题座谈会、开设线上交流平台等方式,及时掌握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诉求,并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此外,要注重用企业发展成就鼓舞人心,用先进典型事迹感召职工,将个人成长与企业愿景紧密相连,有效激发职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奋斗热情,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文化赋能,塑造“新形象”
国有企业要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思政工作理念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提炼企业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打造富有感召力的文化品牌,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熏陶和价值引领。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文化节、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搭建职工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加强企业形象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企业故事,传播企业正能量,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强化队伍建设,锻造“新引擎”
企业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思政工作队伍。一方面,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其具备把握政策导向、洞察思想动态、创新工作方法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思政工作岗位,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发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作者:李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融媒体中心;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