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先锋文汇 >

《笔尖铸丰碑》不愧是精品力作——蒙标成事迹系列报道读者反响摘选之十

李佩山

蒙标成唯一的全家福

光阴似箭不能留,

三十春秋如挥手。

鞠躬尽瘁为人民,

泪雨佳节思挚友!

2025年10月1日前后,为纪念首位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称号的原铁道部十四局修造厂工人蒙标成病逝30周年,我再次饱蘸热泪、整理出《生命的火焰》(——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划过心灵的陨星》(——蒙标成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在寻找一颗星》(——访蒙标成的妻子安银花)和《让生命的火焰激情燃烧》(——蒙标成事迹采写发表的前前后后)4篇系列报道,在本媒体和众多网络平台发布后,又一次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许多读者纷纷发表激情感言、评论和诗篇。特别是湖南大学的余开华教授撰写的《笔尖铸丰碑:论李佩山笔下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与叙事力量》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一阵连锁反应。现摘编少许分享给全国广大亲爱的读者朋友。

孙禄云

山东老年大学书法系优秀辅导老师孙禄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如此之大。作者李佩山采写的关于蒙标成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能够在当今社会上引发这么大的反响与关注度,正好说明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平凡英雄,需要这样的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湖南大学的余开华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桥头,点穴式的分析非常到位,可谓是经典之笔。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摸准了当代的脉搏,语言洗练,逻辑严谨,概括全面,可读性强。成功地把报道的精髓,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真的很令人佩服!

王慕习

山东省菏泽市军转干部、原铁道兵一师机关门诊部军医王慕习:余开华教授的《笔尖铸丰碑:论李佩山笔下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与叙事力量》这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理透彻,不愧是一篇难得的精品力作。

余教授的文章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层层解析,生动具体,精准到位,深刻细腻;他的点评客观公正,语言精练,表达准确,实事求是,没有丝毫的恭维和阿谀;他能撰写出这样的解读和评论文章,足可见余教授的思想认识、表达能力和文学水平之高,是一般读者所不可企及的。

有余教授这篇精彩的评论打头阵,关于蒙标成的系列通讯报道,必然会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蒙标成的模范事迹和奉献精神,也必然会影响更多的人去学习和效仿;而呕心沥血,不辱使命,夜以继日地发掘出蒙标成这块金子并让其熠熠生辉的作者,定会更加引起更多读者的钦佩和赞美!

张树荣

河南省兰考县供销合作社原修志办公室主任张树荣:余开华教授的《笔尖铸丰碑:论李佩山笔下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与叙事力量》这篇评论,读来令人振奋,耳目一新,写得真好!

余教授以敏锐的视觉,崭新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对蒙标成同志的模范事迹和作者李佩山《生命的火焰》等系列作品及其创作的初心,都作了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评论。既揭示了系列报道的精神实质,又说出了广大读者想说而说不出的心里话。

这篇评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余教授像一位巨人,站在时代的高空,以瞰视的姿态,以洞察秋毫的能力,大格局、大手笔、高层次地对楷模蒙标成和作者李佩山,都给予了准确的定位和评价。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和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绝佳好文!

娄纪领

河南省兰考县原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娄纪领:既细腻深刻,又生动具体,且概括到位,分析通透,入情入理,余开华教授的评论《笔尖铸丰碑:论李佩山笔下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与叙事力量》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写得太有水平了!

余教授的大作把“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和李佩山《生命的火焰》等系列作品独到的写作手法剖析得淋漓尽致,使得两位优秀新闻工作者——李佩山与蒙标成的光辉形象都跃然纸上,相得益彰,焕发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我真诚地为余教授喝彩和点赞!也真诚地为《生命的火焰》等系列作品的优秀读者:王慕习、王强、张树荣和孔令气等人叫好和称颂,他们写的评论感言都非常好,不愧为我们新时代的笔杆子!

孔令气

河南省兰考县军转干部、县残联原理事长孔令气:虽然蒙标成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工人通讯员,但是他那崇高的追求,闪光的人生,在新闻战线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不愧是铁路职工的优秀代表,不愧是党报一名杰出的通讯员。

作者李佩山采写的《生命的火焰》等有关蒙标成同志的系列报道,体现了我们党的宣传新闻思想工作者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行为准则。

而余开华教授的《笔尖铸丰碑:论李佩山笔下蒙标成事迹的时代价值与叙事力量》一文,高屋建瓴,思路开阔,剖析深刻,言简意赅,归纳全面,确实是一篇不可多见的精辟论文。我真诚向余教授致敬!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