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先锋文汇 >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蒙标成模范事迹在他的家乡广西产生重要影响(七)

李佩山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同志的题词

光阴似箭不能留,
三十春秋如挥手。
鞠躬尽瘁为人民,
泪雨佳节思挚友!

2025年10月1日前后,为纪念首位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称号的原铁道部十四局修造厂工人蒙标成病逝30周年,我再次饱蘸热泪、整理出《生命的火焰》(——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划过心灵的陨星》(——蒙标成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在寻找一颗星》(——访蒙标成的妻子安银花)和《让生命的火焰激情燃烧》(——蒙标成事迹采写发表的前前后后)4篇系列报道,在本媒体和众多网络平台发布后,又一次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许多读者纷纷发表激情感言、评论和诗篇。也有不少读者朋友,希望了解当初蒙标成的模范事迹,在他的家乡广西产生了哪些反响,以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作出了向蒙标成同志学习的决定?这不禁引起了我深长的回忆。

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蒙标成命名大会现场

1999年3月30日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铁道部联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蒙标成命名大会”。3月29日上午,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于广西南宁发来贺电:“欣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铁道部在济南召开‘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蒙标成命名大会’,我本想应邀前往参加,无奈公务在身,不能成行,十分抱歉。在此,我谨代表壮乡各族人民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蒙标成同志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培养关怀和支持蒙标成同志的铁道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蒙标成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业余通讯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工余时间,采写了大量的新闻作品,为企业走出低谷,踏上腾飞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病魔缠身,甚至弥留之际,仍不忘为党报写稿。在蒙标成同志的身上,体现了铁路职工新时期的拼搏和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业余通讯员的高尚情操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赤胆忠心。授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的光荣称号,他当之无愧。八桂大地为涌现出蒙标成这样一位模范人物倍感傲骄和自豪!

潘琦部长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向蒙标成同志学习的活动等问题,接受作者李佩山的采访

“我们决心和广大铁路职工一道,进一步向蒙标成同志学习,顽强拼搏,甘于奉献,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向蒙标成同志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繁荣祖国的新闻事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回顾当初,那是1996年“七一”前夕,我采写的蒙标成的长篇通讯送审、定稿、签字、盖章后,便以《一位壮族工人通讯员的人生追求》为题,冒昧地通过邮电局寄往《广西宣传》(后更名为《宣传与文明》)杂志社。没想到大约一周之后,时任社长兼总编辑苏树桥打电话向我要有关蒙标成报道的照片,并激动地对我说:“编完《一位壮族工人通讯员的人生追求》,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激人奋发啊!我国新闻事业的兴旺发达,靠专业工作者的奋力开拓进取,也靠千千万万业余通讯员的无私耕耘奉献。

“蒙标成虽然只活了35年,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他执着追求,带着病痛辛勤笔耕,先后在党报党刊上发表了180多篇稿件,23次立功受奖,多么难能可贵!这180多篇稿件不仅是他用心血描绘这场惊天动地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而且是他对新闻事业奉献的一片热心,也是一曲追求人生自我价值的凯歌。这便是‘蒙标成’这位工人通讯员典型意义之所在。愿千千万万的‘蒙标成’在神州大地上涌现!”

刊登有关蒙标成同志事迹的部分《广西宣传》(后更名为《宣传与文明》)杂志

苏树桥还真诚地与我一一商量他编稿时改动的几处,问我觉得是否合适?这是多么谦虚、严谨的工作作风啊!《宣传与文明》杂志社还特派记者到蒙标成家乡,深入采写他的成长历程进行报道。自《一位壮族工人通讯员的人生追求》在该刊发表后,又陆续多期加按语报道了有关蒙标成的先进事迹和各地学习蒙标成的情况、经验、效果,希望读者、作者积极参与其中。

《宣传与文明》杂志还相继刊发了山东、山西、广西等地和铁路系统深入学习蒙标成,立足岗位作贡献的优秀事迹;并发表了中宣部、中国记协、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广西、山东、山西等地领导同志为蒙标成的题词与评价蒙标成事迹的文章,以及采写者李佩山、蒙标成的继任者姜莉的系列作品等,进一步揭示了蒙标成精神的深刻内涵和蒙标成热爱的新闻事业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

199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在全区宣传队伍中深入开展向蒙标成同志学习的活动,广西宣传新闻战线的同仁以蒙标成同志为榜样,高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旗帜,努力开创党的宣传新闻事业的新局面!部长潘琦同志专门为《新闻三昧》筹备出版的特刊《生命的火焰》(——追记铁道部十四局修造厂工人通讯员蒙标成)题词并撰写文章,还亲笔为蒙标成同志题词:“生命之火焰在熊熊燃烧!”

潘琦同志正在为蒙标成事迹特刊题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宣传与文明》杂志社,于1999年3月30日为蒙标成命名大会发来贺电:“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获悉在济南召开追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蒙标成命名大会和新闻宣传深度报道业务研讨会,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蒙标成同志生长在广西,工作在山西,成名在山东。他热爱新闻事业,积极宣传先进思想,传播科学理论,崇尚民族文化,反映群众呼声,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好榜样。他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为此而骄傲自豪,我们将继续学习蒙标成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同时,对培育蒙标成成长、成名的山西、山东和铁路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千里迢迢,寄语电波: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在《壮乡英魂》一文中写道:“蒙标成,壮家的好儿子。他的名字传遍祖国万里铁道线,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辛勤的笔耕,顽强的毅力,在平凡的新闻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

潘琦

“我不曾认识蒙标成。当我一口气读完他所有的事迹材料时,肃然立在窗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之感动,为之悲痛,为之惋惜!啊,多好的年轻人,多好的壮家儿子,多好的新闻战士,多好的共产党员。他来去匆匆,只走完了35年的生命历程,就永别我们而去,他实在太劳累了,太疲乏了,太艰苦、太痛苦了,想到这些,泪水冲破睫毛的堤围涌流!

“蒙标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然而他以共产党人的特殊材料,高尚的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尤其是在担任通讯报道员期间,克服了工作线路长,跑的面宽,条件艰苦、任务繁杂和病魔缠身等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犀利的笔锋,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新闻稿件,热情讴歌新时代的生活,颂扬铁道线上的新人新事新思想,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为两个文明建设竭尽全力,直到病魔夺去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伏案笔耕。他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生活的强者,开拓创新的勇士,钢铁的硬汉子,是壮家的好男儿,是新闻战线的楷模!

“《宣传与文明》杂志曾刊登了蒙标成生动、感人的事迹,在八桂大地引起强烈的反响;父老乡亲为广西能出这样的好人才而骄傲,而自豪,壮族群众为失去这样的好儿子而悲痛,而惋惜。近几年来,各条战线都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唯有新闻战线不多见。我想蒙标成的出现,是不是弥补了这个缺陷?广西新闻界的同仁们,决心以蒙标成同志为榜样,高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旗帜,牢记领袖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努力开创党的新闻事业的辉煌!

“死亡不会改变伟大的灵魂,蒙标成同志的英魂将永驻人间!”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