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党建要论 >

致敬左权:热血卫华除草寇 以身殉国护心“兰”

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于清漳河畔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留下十三封载满牵挂与嘱托的家书,谱写出他刚硬而温婉的生命绝唱。一纸信笺,承载铁血将军的似水柔情;一句嘱托,照见共产党人的如磐初心。泛黄纸页间一“草”一“花”的意象,成为他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的永恒象征,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

铁血忠魂英雄胆,食“草”除寇护河山。左权这个名字作为将军,是刚硬的,出身农民家庭的他始终将共产主义事业谨记心中,从国内国外苦学不辍,到六万里长征步履不停,从百团大战破敌“扫荡”,到黄崖洞保卫战歼敌千人,无不彰显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和无我精神。左权曾给母亲写信道“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这绝非空话,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壕中,左权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嚼草根、啃树皮,不仅于绝境中开辟生机,更是在荒山深沟中建起黄崖洞兵工厂,为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立下不朽功勋。这种“食草”精神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更是永不言弃的斗争精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秉持左权那般不屈的意志,面对困难不低头,迎接挑战不退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跨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切关山险阻。

烽火绝处燃心火,睹花思“兰”身殉国。左权这个名字作为家人,又是柔软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始终保持着对家人深沉的爱与牵挂。在牺牲前三天,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流露真情:“每次掀开帘子看见花,便想我的兰!”这里的“兰”已非兰花,分明是他深深思念的妻子刘志兰。对女儿左太北,他笔落亦暖:“太北一定很好玩,很可爱……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然而国难当前,左权将军毅然舍小我以全大义。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以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这一抉择如刀如诗,割舍的是私情,托起的是山河,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博大胸怀。左权将军的铁骨柔情,为我们树立了如何处理家国关系的光辉榜样。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左权将军这般,既修小家之暖,亦献大国之爱,在民族复兴的长卷中,落笔书写无悔人生。

清漳河畔忆旧颜,血沃华夏启新篇。左权将军牺牲已八十载,但他的精神依然如星如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他那“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豪情壮志,他那“吃草抗日除草寇”的坚韧意志,他那“看见花便想起我的兰”的铁骨柔情,共同构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我们应当从左权将军的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要学习他信念如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学习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要学习他牢记初心、甘于奉献的为国情怀,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因左权这样的英魂不灭,今日左权县旧貌换新颜;而有我辈共产党人继续奋斗,明日之中国,必将如先烈所愿,光华万丈。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左权将军的家书,既是对至亲的叮咛,更是对后人的期许,他笔下的“草”和“花”,是我们的国与家。(新郑市委组织部  李初阳)

责任编辑:王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