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党建引领“小网格” 撬动民生“大幸福”
河南党建新闻网讯(孙红燕 高月)在洛阳市新安县汉关街道,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正以蓬勃之势融入基层肌理。将“小网格”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让党的组织力量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让民生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所需,这正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焕发生机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汉关街道的各个社区,网格员们化身“贴心人”“跑腿人”,把党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用一件件暖心事织密民生保障网。
网格成“底座”,筑牢服务“桥头堡”
党建引领,重在机制创新。汉关街道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将社区精细化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片区网格员—微网格员”四级联动体系,让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
“信息采集要准、矛盾调解要细、政策宣传要实、隐患排查要快”,这是每一位网格员的“工作信条”。
2024年夏季,一场大风让多个社区居民房顶受损、太阳能大面积倒塌损坏。
天气刚稳,网格员便第一时间深入网格,逐户排查安全隐患,提醒居民及时清理废弃设备,防止二次伤害。面对因损失引发的邻里纠纷,他们主动充当“和事佬”,通过两次上门沟通、摸清诉求,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并协调施工队伍及时修缮屋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每逢汛期,社区干部与网格员提前查看老旧房屋,挨家提醒做好防雨准备;冬天下雪,他们第一时间叮嘱居民避开结冰路面;每年社保认证季,更是拿着手机上门服务,确保每位老人不错过认证时间……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在网格员眼中都是“要紧事”。正如大章社区网格长介新蕾所说:“网格是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桥头堡’,咱得把这‘堡’守好。”
服务暖人心,架起党群“连心桥”
“小杜啊,你来啦!”西关社区东南小区的张大妈一见到网格员杜娟,总忍不住亲热地上前招呼。
这份信赖,源于一次雪天里的暖心相助——去年冬天,雪厚路滑,腿脚不便的张大妈无法出门,吃饭成了难题。杜娟得知后,不等老人开口,就立即联系社区开办的“助老小灶”,把热乎的早餐送到老人家中。
如今张大妈逢人就夸:“助老小灶好,网格员更好,党的暖心政策全靠他们送到咱跟前!”
在9号楼4单元,97岁的郭庆忠老人也是网格员的“牵挂重点”。老伴过世多年,女儿们虽孝顺却因工作繁忙难以常伴左右。网格员便主动承担起“临时家人”的角色:定期上门打扫卫生,床铺叠得整整齐齐;帮忙购买药品和生活用品;怕老人孤单,就常来陪老人说话聊天,还特意找熟识的邻居上门串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人的女儿提起网格员,总忍不住道谢,充满感激。
李奶奶摔倒骨折卧床期间,网格员的身影几乎日日出现:送水果营养品、打扫卫生、陪护聊天……“有党想着咱,有网格员帮着咱,日子咋能不舒心?”李奶奶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
联动聚合力,共绘民生“幸福图”
党建引领的深层力量,在于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大章社区的网格员们常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搭班子”,让服务更扎实。
今年7月,酷暑难耐,网格员联合新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困难家庭,走访独居老人徐友兰、曹中周及困难群众袁环子,送上纯净水、防暑包等物资,并叮嘱防暑事项。“不光送了清凉,更让咱知道,有党在,有大伙儿帮,啥难处都能扛过去。”袁环子握着慰问人员的手,眼里满是感激。
从一人一户的贴心照料,到多方联动的暖心行动,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正让“小网格”释放“大能量”。
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赢得信任,把党的宗旨落实在一次次买药、调节、清扫的细微行动中和具体事务中,既让群众尝到了“幸福甜”,也让基层治理有了“人情味”。
如今,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居民笑脸更多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社区凝聚力更强了。未来,新安县汉关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推动服务更下沉、响应更迅速、联动更高效,让“小网格”持续托起群众“大幸福”,绘就新时代基层善治的温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