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宝丰县检察院: 以“四心”践行“枫桥经验”

  河南党建新闻网讯:1963年,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在“四类分子”工作中,通过发动群众开展说理,实现一个没捕,全部就地改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六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丰富,“枫桥经验”的内容不断扩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未改变。近年来,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坚持用“热心、耐心、真心、细心”做好接访、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工作,为群众答疑释惑,解难题、办实事,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把握核心价值,文明有礼态度诚恳,用“热心”做好接待
  “来之前我还担心找不到说理的地方,我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只是弄不清楚就放不下,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大爷在其孙子的搀扶下走进宝丰县检察院12309大厅,因老人年龄大、耳背眼花,孙子又不了解详细情况,老人只能颤颤巍巍地比画着,沙哑的声音中带着急促。“大爷,您先坐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不着急。”值班检察官一边说着一边搬上椅子与老人并肩坐下,老人这才稍缓和了些。原来,因不满住房拆迁安置问题,老人一直到处上访,可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耐心地听完老人的诉说后,控申检察官对老人的每个疑问都进行了释法说理,直到每个环节都解释清楚,老人紧紧握住检察官的手久久不放。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控告、举报、申诉、法律咨询、检务公开……这些都是宝丰县检察院12309 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官们的工作日常。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声对声,检察官始终拥有一份热心、保持一份热情,让群众感受到“脸好看、门好进”。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一声叮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也让群众放下心来咨询或诉说……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就是从处理好每一封来信、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化解好每一个矛盾做起。”由于用心用情做好检察信访工作,该院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把握利益导向,紧抓群众急难愁盼,用“耐心”发现问题
  “今天如果给不了我的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就不走了。”2022年8月的一天,刚过八点,一位满头花白发的老年人怒气冲冲地推开控申大厅的门。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检察官递上纸巾、安抚情绪:“天这么热您先擦擦汗,有话咱坐下来慢慢说,您今天来是什么诉求呢?”经了解,2020年7月,刘某太、刘某凡因犯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被认定为黑势力犯罪团伙,而这位老人正是这对刘氏兄弟的父亲刘老先生。“我没有停止过上诉,但二审维持原判了,我觉得判决不合理,我不服。”刘老先生从头到尾向检察官诉说着他的“冤屈”。在之后三个多小时的接访中,检察官耐心倾听刘老先生的诉求,从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法律适用及量刑各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判决结果的合法合理,用深入浅出的道理阐明定罪量刑的合法适当。最后刘老先生泪水混合着汗水双脸涨得通红,拉着检察官的手哽咽地说:“我也知道他们犯了大错,可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心疼的呢,我跑了这么多部门,就你们这样跟我解释得最清楚。”
  “有些来访群众比较敏感,没有恰如其分地释法说理,就容易刺激对方引起误会。想要胜任信访工作,不仅要具备群众工作能力,更要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坚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第五检察部主任尹相欣说。诸如此类的案事例不胜枚举,宝丰县检察院数十年如一日将法理、事理、情理融入接访、办信、办案全链条中,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将“耐心”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血脉中,实现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机统一。
把握根本属性,近民务实有效有力,用“真心”化解矛盾
  今年6月份,控审检察官走访信访人李某,为他带来了一次“上门服务”。李某曾来信举报法某医徇私枉法,经宝丰县检察院办案检察组调查核实,没有发现该法医的违法行为。在办案组将调查结果电话答复给李某后,他并不满意,控申检察官便采取下乡走访的形式到李某家中答疑解惑,将“声对声”转变成“面对面”,将法言法语转换成乡音土话,详细陈述整个调查的开展方式以及处理结果。这样的“上门服务”让他挑不出毛病,当即表示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
  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变成“主动上门为群众做好工作”,是宝丰县检察院切实践行“枫桥经验”,想方设法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具体体现。承办检察官以‘如我在诉’的状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厌其烦、不嫌其远,从机关大厅到田间地头,多方面、多角度地为信访群众摆事实、讲道理、说法理、阐利害,既彰显法理又体现温情,既有办案力度又有司法温度,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把握实践要求,有的放矢擘肌分理,用“细心”为民办事
  今年5月,负责控申检察工作的第五检察部与负责刑事检察工作的第一检察部召开座谈会,讨论具有司法救助线索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该案中犯罪嫌疑人驾驶电动三轮车搭载其妻和同村一对夫妻从乡里返回,行驶到村口小桥时不慎侧翻,其妻和男乘客当场死亡、女乘客重伤,两死一伤的结果导致他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在提审时,该嫌疑人告诉检察官自己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家中长辈去世早,孩子现在只能被寄养在其伯父家,然而伯父家生活比较艰难,根本无力供养女孩……座谈后,控申检察官入村核实情况,并积极同当地乡政府、村委和学校建立联系对女孩进行司法救助,在解决女孩生活、入学等困难的同时,做到长期回访,通过“救助+回访”最大限度帮助女孩走出困境。
  宝丰县人民检察院依托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与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妇联协同合作,构建了“1+N”多元化救助格局,截至目前,宝丰县检察院累计司法救助 28人次,发放救助金 24万余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
  “办信就是办民生”。近年来,宝丰县检察院全面严格落实“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主动对接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推进信访案件及时有效化解。通过制定来信来访管理规定,保障接收、登记、受理、分流、回复环节均有专人负责;12309电话专人值班,为群众畅通诉求通道;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对接受信访案件部门实施书面告知、预警、纠正、问责的办信工作制度,并实时检查,流程管控、跟进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一项项制度、一个个举措都是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提高办案效率,实现案件息诉在基层,让群众感受检察官细心服务的有力见证。供稿:宝丰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