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河南宝丰:非现场执法扎牢治超“天网”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河南党建网讯(李万全 通讯员高磊)超限运输,被称为“公路杀手”,不仅破坏公路基础设施,严重缩短公路使用寿命,而且扰乱运输市场秩序,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面对这一危害公路交通和货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痼疾”,交通执法机构可谓想尽了办法,从建设公路超限检测站,到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现场执法人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传统单靠人力的治超方法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技治超势在必行。
2020年12月,宝丰县第一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国道G207线张洪庄段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国道G207线是连接汝州、宝丰、鲁山三县的交通要道,公路两侧货运源头企业密集,一直都是超限运输的“重灾区”。宝丰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直将国道G207线作为治超重点路段,但受执法力量、巡查时段的限制,治超不能做到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式,治理效果不明显。直到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投入使用,弥补了传统治超手段的不足,推动了全县交通执法由人力规模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让超限车辆无所遁形。
2020年12月,宝丰县第一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国道G207线张洪庄段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国道G207线是连接汝州、宝丰、鲁山三县的交通要道,公路两侧货运源头企业密集,一直都是超限运输的“重灾区”。宝丰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直将国道G207线作为治超重点路段,但受执法力量、巡查时段的限制,治超不能做到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式,治理效果不明显。直到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投入使用,弥补了传统治超手段的不足,推动了全县交通执法由人力规模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让超限车辆无所遁形。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是集动态称重、车辆长宽高检测、语音提示、超限车辆LED显示、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化治超系统,对通过检测点的货运车辆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管理,主要抓拍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行驶公路行为,以及货运车辆倒车、逆行、遮挡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将违法数据同步回传至河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四级联网系统,交通运输、交警等执法部门实行数据共享,对超限车辆依法处罚,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提高执法覆盖率、规范执法行为、减少执法矛盾、提升行业形象。

截至目前,宝丰县已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两套,共检测货运车辆342万余台,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704台,对存在违法行为又不主动到执法机关接受处理的,宝丰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时启动“黑名单”制度,利用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大数据优势,分析出车辆运行特性,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精准打击。目前,第三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正在建设过程中,近期将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