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匠心独运:杜广军与他的非遗狮子头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河南党建网讯(李万全)杜广军,这位掌握国宴厨艺的大师,怀揣着造福大众食客的初心,将承载国宴风味的狮子头呈现给了广大食客。从国宴的尊贵殿堂走进百姓的日常餐桌,狮子头在宴席间展现着其高雅而不失精致、贵气而不至流俗、大方而不失体面的品位,赢得了主宾的一致好评。

然而,我们或许未曾意识到,狮子头这道美食原本就扎根于民间。早在1400年前,扬州的名厨便创制出了深受隋炀帝喜爱的葵花斩肉,这便是狮子头的雏形。随后,在清代,它更是被皇帝引入宫廷宴席,成为了宫廷菜的一员。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狮子头逐渐蜕变成为今日的国宴名馔。
狮子头之美,不仅在于其味,更在于其形。当这道菜烹饪成熟时,它形态丰满、昂然而立,犹如雄狮之首,故得名狮子头。而制作一份精品狮子头,则是对厨师手艺的极致考验,讲究刀工、火工和用汤的精妙搭配。

杜广军大师在制作狮子头时,总是精益求精。他坦言:“我出品一份狮子头,至少需要两小时的精心制作。”他严格挑选五花肉,根据季节调整肥瘦比例,切成石榴籽大小的碎丁,并经过多次同一方向的摔打,使肉质更加细腻。再加入葱姜汁、马蹄等调料,使其成团。最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小火清汤煨煮,狮子头逐渐漂浮起来,展现出嫩白鲜美的诱人外观。
杜御轩狮子头不仅色香味俱佳,更在后期制作中融入了创新的元素。杜广军大师在狮子头同煮时加入了鲜嫩的白菜,使得狮子头的风味更加清爽浓郁,菜叶也吸收了肉汁的油分,口感淡雅清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菜品的口感,也符合了现代顾客追求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

然而,制作家庭版狮子头时,许多人都会遇到散团的问题。杜广军大师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摔打的次数和方向不对,导致粘度不够,肉中的胶原蛋白没有完全释放。他强调:“狮子头是一道功夫菜,需要耐心和技巧。”河南厨师善于煲汤,杜广军大师也深谙此道。他采用繁复的调料调味,使得高汤浓郁芬芳、回甘绵柔。这种北派汤汁的加持,让杜御轩清炖狮子头更加饱满浓郁、鲜美滑嫩。
杜广军大师始终秉承着追求口味、营养、健康和绿色的烹饪理念,专注于将清炖狮子头做到极致。虽然他也涉及红烧狮子头等品类,但始终保持着谨慎和保守的态度。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推广,杜御轩狮子头已经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平顶山的美食名片。它不仅代表着杜广军大师对烹饪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更承载着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