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智慧党建 > 机关党建 >

鄢陵县人民法院:以党建“红”绘就司法为民新图景

近年来,鄢陵县人民法院机关党委立足全县发展大局,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核心,结合实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建领航、矛盾化解、平安建设等工作中精准施策,于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靶向发力,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赋能,凝聚协同联动合力

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立足司法审判职能,深化与基层党组织及相关单位的协同联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自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联合村委会开展巡回审判,充分发挥党员法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元举措送法上门、普法惠民,携手社会各界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法院出台高质量发展10项承诺,设立投资者涉诉绿色通道,对相关案件实行“三优先”(优先审查、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建立法官及法官助理“一对一”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机制,设立6个巡回办案点与法官工作室,走访23家企业,帮助解决法律难题、防范经营风险。

深耕主业,筑牢平安法治防线

紧盯县委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目标,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办案即治理”理念。立足刑事审判职能,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犯罪,同时精准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执行工作中,一方面强化“精准执行”,依法采取财产查控、失信曝光、司法拘留等措施;另一方面注重“善意执行”,耐心做好当事人释法明理工作,推动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截至8月31日,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928件,结案5288件,结案率76.32%;其中新收执行案件2225件,执结1568件。

多元调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秉持“如我在诉”情怀,对婚姻家庭等涉民生纠纷案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前移诉讼服务关口,以法官团队为主导、人民调解为支撑,推动矛盾就地化解,已与10家单位对接,设立22家调解组织,6个人民法庭联动260个基层治理单位,并邀请律师、人大代表、乡贤担任调解员。针对不同领域纠纷,打造特色解纷平台:构建“县委政法委领导+法院、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参与”的“1+4”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建立板材行业“院企联动”机制,设立专项诉讼服务中心;推动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搭建金融纠纷一体化化解平台;优化道交纠纷处理机制,形成“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保险协会调解+司法确认”的“3+1”解纷模式。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60余起。

精准守护,传递司法为民温度

坚守司法为民初心,延伸审判职能,构建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优质服务。针对未成年人,整合审判资源开通绿色通道,联动妇联、团委纾困解难,法官以“精准式+定制式+点单式”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覆盖近7000人次。对涉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并优化诉讼引导,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为诉讼能力弱、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达、调解、开庭等服务,联动民政、社区化解涉老纠纷。针对农民工工资问题,推行“快立、快审、快执”一体化模式,春节期间开展专项执行行动,严厉打击“拖薪、躲薪、欠薪”行为,共为农民工执行到位款项2000余万元。(通讯员 张笑楠 乔瑞峰)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