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科技双轮驱动:华水学子解码黄河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密码
2025年7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寻水溯源,河脉探索”沿黄地区文化传承与数智调研实践队走进河南博物院及文化路街道周边区域,以文创产品为切入点,结合数智技术应用探索黄河文化的创新表达路径。实践队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索黄河文化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方式,挖掘黄河文化的现代表现力。
实践队员通过与馆内游客交流发现,不同群体对黄河文化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但大家普遍通过河南博物院的数字化展览获得了对黄河文化的直观理解,特别是借助AR文物修复、4D沉浸体验等创新技术,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更使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深入人心,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在河南博物院文创中心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1800余件文创产品中,30%已融入数字交互元素。每天将近有90%的游客进入展厅,人流量在10000-20000人次。基于AR技术的数字明信片让文物“活起来”,使非遗文化更直观地触达年轻群体。据文创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博物馆正加速推进“文创+数字”转型计划,“河南博物院文创研发中心”小程序已实现线上文创定制服务,让黄河文化突破时空限制。
数字技术与文创产品的深度耦合,不仅让黄河文化的呈现形式更贴近年轻群体的认知习惯,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激活了文化传承的新动能。实践队员将以青春之力,创新传播方式,吸引并带动更多人关注、理解进而热爱黄河文化,让这份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