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驻村,银针连起振兴路——河南中医药大学曹方扎根乡村书写仁心答卷
曹方,1989年1月生,博士研究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25年2月,他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奔赴西峡县寨根乡桑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从郑州杏林诊台到伏牛山麓田埂,他以银针为“笔”,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新时代中医药人的担当。
银针济世,祛除民生“疾痛点”。驻村伊始,曹方迅速转换角色,将三甲医院资源引入深山。跟随村医走访时,发现74岁脑梗后遗症患者陈大爷右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生活全靠老伴照料。他坚持每周上门针灸,月余后陈大爷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省里专家来家治病,以前做梦都不敢想!”陈大爷老伴攥着他的手哽咽。同村的脑出血患者李大娘,经个性化方案调理后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2025年端午节前夕,他联合西峡县中医院发起“浓情端午艾草香”大型义诊,运用针刺、艾灸、火龙罐等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高血压等顽疾,单日接诊超200人次,吸引邻县群众冒雨赶来。一位腰椎病患者治疗后感慨:“扎完针,腰杆十年没这么直过!”
智惠乡医,激活乡土“造血力”。曹方推动医疗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在农家小院开设“村间健康讲堂”,结合节气养生与慢性病防治,向村民讲授穴位保健法。村民刘阿姨现学现用:“曹博士教的手法简单管用,我以后天天给家人按摩!”此类讲座已惠及群众300余人次,发放手册500余份。他主动对接寨根乡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通过病例研讨、实操教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乡卫生院院长张东称赞:“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留下了‘不走的中医队伍’理念。”
因地兴产,谋划振兴“生态环”。作为“延泰先锋”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曹方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想信念。到村后,建立慢病村民健康档案,逐步扩大义诊至周边5个行政村。同时依托西峡山茱萸、天麻等药材资源禀赋,提出“种植—加工—康养旅游”产业链的思路,积极探索中医诊疗与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的可能。
从都市学者到“博士村医”,曹方的驻村日记扉页写着:“乡村振兴需要热血,更需要专业。中医药人的战场,就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如今,桑树村的袅袅艾烟中,银针微光正照亮一条健康共富之路—这根针,连通了城乡医疗鸿沟,更刺破了乡村发展的梗阻。当城市博士与山区大爷的手在针柄上交叠,一幅“中医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已然铺展……(通讯员 安玉良 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