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滨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激发党员新活力
一是科学设岗,合理定责。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以村党(总)支部为核心,党小组为单位,党员为活动主体,群众户为服务对象,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政策宣传、民主监督、纠纷调处、卫生监督、计生教育等岗位。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把基层党的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户,给农村无职党员分任务、明职责,让无职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服务群众、参与管理,确保人人肩上有任务、有担子,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加强培训,公开透明。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村党支部加强岗前上岗党员培训,使每一位党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将确定后的党员联系户情况印制成册,并制作党员联系户联系卡和承诺卡,发放至全村所有党员及农户手中,达到服务群众更加精准的目的。并通过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三是制定职责,引导履职。建立上岗党员培训、履岗情况登记、公示党组织协助履诺、督查监诺等制度。党组织在对无职党员实行跟踪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实行无职党员“履岗承诺”制度,就工作目标、职责标准、完成时限等方面在党员群众大会上作出承诺,并当场签订《党员履岗承诺书》和《党员设岗定责责任书》,在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践行承诺,年底在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上兑现承诺。
四是创新管理,绩优奖岗。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纳入了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以制度形式,将此活动固定化。通过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将无职党员定岗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定,并将设岗定责情况纳入党员积分星级管理中去。定期加强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强化党员履职责任和提升履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