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 新乡贤 新作为——开封市党建引领“新乡贤”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新乡贤文化”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取得了不少成绩。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日,河南开封市又传来“新乡贤”组织建设的新亮点: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新乡贤办公室;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党组织,选派正县级干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把党建引领贯穿新乡贤工作始终。这一做法,不仅是开封探索,也不仅仅是开封经验,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新动态、新模式!
探索谋划
乡贤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征,又呈现出自己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人本性、亲善性和现实性的独特特征。乡贤文化的精神底蕴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有重要意义,而且就社会价值而言,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心系乡情,创业发展”研讨会
2018年初,开封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新乡贤”工作,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调研,深刻领会开展新乡贤工作的重大意义。同年4月2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新乡贤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方案对新乡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拓展计划。
要求指出:由组织部门牵头,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党建引领贯穿新乡贤工作始终,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新乡贤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加快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等要素与农村发展的融合对接。根据要求,开封市提出以“六乡行动”(离退休和现职干部下乡、外出创业人员返乡、企业家兴乡、大学生回乡、专业技术人员入乡、本村贤达助乡)为载体,重点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基层党建、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倡导文明乡风、推进社会治理等八项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有了明确的要求,工作计划就有了纲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开封市先后建立了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新乡贤办公室,成立了新乡贤联谊会党组织,完善了新乡贤的吸纳机制,具体细化了工作计划:一是发展“本土乡贤”,将新乡贤工作由农村全市拓展,只要是愿意为开封发展做贡献的人,都是开封市新乡贤人选;二是发展“在外乡贤”,在全国各省市建立新乡贤联谊会分部,吸纳愿为家乡作贡献的开封籍在外地工作人士为新乡贤人选;三是发展“返乡乡贤”,通过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或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吸纳外地开封籍人士返乡创业成为新乡贤;四是建立新乡贤互助互帮机制,倡导建立全国新乡贤联盟,交流新乡贤工作经验;五是建设开封市新乡贤众创空间,为新乡贤入驻企业提供创意交流、创业孵化的广阔平台。
计划周全了,关键是如何实施、如何落地、谁来执行?经过前期的学习、调研和思考,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开封市又制定出了落实计划的措施:先是从干部入手,市委组织部同市老干部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离退休干部队伍中开展推荐乡贤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推荐乡贤人员。其次是利用各类人才春节返家的有利契机,通过召开联谊会、座谈会的方式,广泛进行思想动员和意见汇集,培育新乡贤对象。再次是在村“两委”换届期间,对适合进入两委班子的新乡贤人选进行摸底,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通过以上措施,截至2020年6月,开封市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各类新乡贤人员5575名,其中涵盖了离退休干部、商人、医生等各类人才。
实践视点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世间万物之中,人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新乡贤作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如何大力发扬他们的乡土情结,最大程度的凝聚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变潜力为动力,真正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开封实践可圈可点。

新乡贤联谊会召开项目对接研讨会
有组织。“党建引领新乡贤工作”,一条主线不偏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新乡贤管理体系,由市委组织部统筹管理全市新乡贤工作。对于新乡贤的培育,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从根源上梳理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古代名贤的优秀思想和道德精神激活并与当代文明嫁接起来,积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有队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自上而下建立了四级新乡贤办公室,全市四级新乡贤配置工作人员达2000多名。
有制度。根据开封市的实际情况,市新乡贤办公室组织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出台了新乡贤推选办法、优秀乡贤评选办法,组建了工作微信群,形成了乡贤工作市县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有平台。2019年5月,开封市新乡贤联谊会成立,2019年7月成立了开封市新乡贤联谊会党组织,广大在外的新乡贤有了联结家乡的平台,开封党委政府也有了联系广大新乡贤的桥梁纽带。
有方法。培育新乡贤、吸引新乡贤、留住新乡贤,开封市也有自己的方式。首先是建立了全市新乡贤人才库,详细掌握了各类新乡贤的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联络沟通;其次是加大对新乡贤事迹的宣传报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宣传,让当地群众感到新乡贤评选的重要性,让新乡贤的精神影响带动更多的村民。再次是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到全国乡贤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的省份学习取经,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参考借鉴,加快本地乡贤文化建设。
取得成果
2018年以来,新乡贤工作在开封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乡贤”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新乡贤联谊会为抗拒疫情捐款仪式
一、参与乡村治理,凝聚党心民心,提升治理水平。新乡贤以特殊的身份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宣传解释党的政策方针,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平台。在惠民政策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征地拆迁等村级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开封市顺河区、龙亭区、祥符区的城郊村庄拆迁改造,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当地的新乡贤自告奋勇,在群众和政府之间疏通关系、调和矛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二、助推脱贫攻坚,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新乡贤充分发挥资金、资源、经验、技术、管理等优势,以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发展乡村产业。开封市39个深度贫困村99名新乡贤为贫困群众筹措帮扶资金150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9个;示范区杏花营镇新乡贤王广山,带动群众成立兴农伟业合作社,创出了“汴玉”西瓜品牌,辐射带动43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祥符区八里湾镇磨角楼村新乡贤闫利霞,放弃南方企业高薪高职返乡创业,成立了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设立外加工点30多个,带动周边乡村2000余人增收致富;开封祥符区新乡贤胡庆刚从北京回到家乡,流转土地3000余亩,利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22亩的“桂园”,栽植白皮松3600亩、油料牡丹1500亩,安排周边村庄50户贫困户在庄园内就业,年收入每人不低于9000元;顺河区李长庄社区,多个新乡贤利用自己的葡萄种植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葡萄种植,现已发展的1000多亩,年产量2800吨以上,已经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三、凝聚各方力量,搭建资源平台,带动一方富裕。随着社会转型,企业家、经济能人已经成为新乡贤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封新乡贤联谊会会长李军伟介绍说:“联谊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及海外新乡贤朋友500余人次,这些新乡贤朋友在联谊会的牵线搭桥下,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慰问贫困家庭等公益活动,并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和优势,为家乡投资、招商引资,助力乡村振兴。目前,由联谊会牵线的中关村中科汇联科技产业园项目、新鸥鹏重庆渝州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0亿元的“开封·新鸥鹏教育城”等多个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即将落户开封。市新乡贤联谊会还与祥符区八里湾镇政府签订235.5亩工业用地用于创建新乡贤首个众创基地,并引进河南民营企业100强的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一些中小企业到这里发展创业。”李军伟说:“开封市新乡贤联谊会是广大新乡贤的家,是开封市委、市政府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一座联系党委政府与广大新乡贤之间的桥梁纽带,更是一个融合各方资源、推动家乡发展的平台。”
“树高千尺不忘根”,开封市新乡贤怀着浓浓的乡情,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 融媒体中心 李彩岩 通讯员 吕学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