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南阳职业技术学院驻南召县马市坪乡第一书记李伟:大山深处的爱民情

河南党建网  (通讯员 石为壁)地处伏牛山腹地南召县马市坪乡南坪村,被誉为是南阳的“小西藏”,距县城40余公里,盘山公路弯弯曲曲,道路两边沟壑纵横.......2017年11月份,按照上级安排,南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到南召县马市坪乡南坪村定点帮扶,第一书记李伟和队员就此扎根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之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谋长久

南坪村面积25平方公里,地处高海拔地区,生态林面积2.6万亩,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把产业作为南坪村脱贫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精准选项,经过外出学习、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学院支持,决定在南坪村海拔1400米的石庙河组发展高山生态养殖产业,促进“两业”突破性发展。该项目以高山(海拔1400米以上)、生态环保(每亩山林养25只,养鸡整个周期不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肉质美柴鸡(养殖当地土杂鸡)为生产理念,走产业化、商品化道路。学院投资10.5万元,引进张仁、吴宗育、杜亚龙等3位创业大学生成立南阳市拓荒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投资40万元、36户贫困户入股15万元),建立“引智创业+引领就业+引导脱贫”的脱贫攻坚模式,克服了贫困地区缺少人才的最大短板,拓展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激活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为贫困人口获得持续稳定的增收夯实了基础。

养殖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施工队伍动用机械遇石开路、遇沟垫路,加班加点于6月7日整修出长度5公里,宽度3米的土路直达海拔1200米的高山养殖林区,并用2天时间开挖平整200平方米的生活生产场地,利用10天时间搭设完成2座各75平方米的钢结构彩钢瓦养殖棚、1座50平方米的生活生产房。总投资160万元在石庙河村组修建硬化产业公路2公里;建成1座100平方米育雏室及配套设施、3座育成棚(220平方米)、20座散养棚(400平方米)以及配套的仓库、生活管理房和水电设施,初步形成年出栏13000羽,年产值1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的系统养殖产业基地。

改善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扶贫工作队建立养殖基地带领54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增加村集体收入共计9万元。在该产业的带动下南坪村发展养羊560只,养牛76头,养土蜂450箱,种植山茱萸5万多株等。举办技术培训3次,培训村民150人次,增强了村民就业能力,拓展了渠道,树立了村民自主创业信心。引进项目资金63万对全村饮水升级改造;目前电力升级改造已完成、网络已通入户;25万元建成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和卫生室;学院出资四万元修建陈家庄路基1.4公里,引资67万元进行硬化。

扩展销路 消费扶贫促增收

高山林下生态散养柴鸡基地目前共销售柴鸡7000只,柴鸡蛋15万枚,学院大力鼓励老师消费扶贫,教职工消费同时也对外宣传,节假日学院领导和工作队组织南阳市民亲子游,体验消费扶贫,在网上开通淘宝、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在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众创空间建立演播室利用网络宣传,发动学院毕业生消费扶贫并大力宣传,产品销往北上广等全国各地。高山林下生态散养柴鸡系列产品先后参加了9月19日南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产品展销会;9月25日河南省扶贫办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河南省扶贫产品推介会;10月17日南阳市“扶贫日”系列扶贫产品展销会;2020“新时代、新梦想”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产业大赛决赛。通过不同方式的推介宣传,提高了高山林下生态散养柴鸡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帮助村民销售山羊、蜂蜜等土特产8万多元。

办理实事,惠及民生暖民心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连续4年在春节前对贫困户进行慰问,送去米、面、油、大衣、棉被等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过节的困难;学院进行4次捐赠活动(一次是捐赠了衣柜、桌子、凳子,一次是捐赠的毛巾、洗衣粉、香皂及系列调味品,一次是捐赠电饭锅、微波炉、电热壶等,一次是捐赠衣服1300多件及书籍4000册总价值30余万元);学院出资2.5万元对经济特别困难、危房改造不能正常进行的贫困户王学德、胡二娃和王保伟进行经济上援助,保证其危房改造如期完成;学院往届毕业生闫永胜给南坪村贫困户王保敬、王保苍、王学德、胡贵府分别捐款2000元、2000元、1000元、1000元,王静给崔洪有捐款1000元;学院组织党员干部在端午节、中秋节慰问南坪村部分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胡贵府爱人到南阳进行精神病残疾鉴定,帮助王保苍女儿到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上学,并协调免去学费及书本费。

如今,南坪村高山林下养殖如火如荼,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大多数已达到一万余元,原先的羊肠小道也变成了水泥路,驻村人员忙碌的身影时时感召着身边群众,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在向康庄大道迈步前行。
 

责任编辑:朱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