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党建要论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入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实践是人和自然环境统一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人既创造了自然环境,而环境又创造了人。《提纲》以批判旧唯物主义和旧唯心主义阐明宗旨,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将人、自然与社会粘合为完整的系统,揭示出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关系,确立全面的新实践观。

党的十八大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色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从认识到实践,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全局性的变化,中国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优秀实践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著和文稿中,我们可以清晰的领会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生态观点,马恩生态观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启迪价值和指导作用。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

1.1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阈里,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的有机躯体。人首先是非社会天然存在物,而首先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存在物,大自然对人类的本原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

1.2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一再强调人无法脱离自然界,如果远离了大自然,人就根本无法生活,这是大自然的属性本质。“没有自然界,劳动者什么也创造不出来。 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其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并借助它进行生产的资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阈中,虽然人们依靠大自然而生存的,但是人们并没有被动地顺应大自然,人们为了适应自身环境而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也是积极地主动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

1.3社会实践是人和自然环境统一的物质基础

《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类的活动无法离开自然界,但反过来人类的活动又在时刻影响着自然界。对于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并非杂乱无章,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因该尊重大自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能为所欲为。马克思主义首先鲜明地指出了人创建自然界的基本思想,人的能动性决定了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而对自然界加以改变,但人对自然界的改变并不是完全无所控制,而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创造性因该和改变大自然、建设大自然、反哺大自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深入阐明了生态意蕴,结合新的实践观点,构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

2.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体系,继承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资源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该体系明确了生态演变和文明兴衰的主要脉络,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观”:

2.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

“生态文明兴衰论”简明而严谨的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功用与意义,从人类文明兴衰的高度系统论述了生态与文明双重纬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思想是指要实现生态与文明的有机结合,更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

2.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习近平总书记重新梳理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思路,这是我国传统生态观念中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大自然学说中的基本观念,必须贯彻资源节约优先、环境保护最优、自然修复为首的发展方针,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建设新格局。

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两山论“指出了生态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理清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的曲线,可以说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假设与关联,即倒"U"式关系,但这种曲线仅仅刻画了一个客观现状,并不是必然规律。

2.4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之本的基本民生观

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建设与文明和人民利益相互交织,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复合型社会关系,而治政之要是是安民,安民必先惠民,其中生态建设是对民众的保障,而人民利益正是生态建设的价值所在,这一观点深入阐述了生态建设与人民利益的相互关系。

2.5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整体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延续和拓展,基于中国国情,进一步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体系观深入的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内在关系,也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和谐统筹思路,需要实现系统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系统整体效果,这样才可以取得最佳效益。

2.6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并十分重视通过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他认为制度建设是根基,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理论关键,并在具体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间流程中不断演变、检验、调整和补充,逐渐发展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思想理论。

2.7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美丽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加大生态文明宣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民建立简约合理、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模式,促进人民从意识向愿望转化,以行为推进意识的提升,知行合一,将构建美丽中国上升为全民自觉行为。

2.8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人类命运共体”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延续和发展,系统阐述了如何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赢全球观全面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环境制度体系中的话语权,不仅对中国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更为全人类探索了可继续发展道路与社会治理模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发展绿色“一带一路”,与各国深化生态治理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道路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3.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建设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心和基本立足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自然界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因该有敬畏之心,秉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初心。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实践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将马克思生态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升华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体系。新的历史时期中,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建设社会发展思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科学依据。

3.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践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全面发展和切实贯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灵活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情,对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局谋划,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思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资源节约,辩证的看待问题,发展与保护相统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具体实践,这一伟大的实践过程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命力。

3.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发展

老子《德行经》中就有“道法自然”一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性、实践性与适应性的全面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与发扬,在全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大,占据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形成了统一,从而使社会实现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实现共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与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涵联系,可以剖析二者关系构建的促进原因,从而认识二者内容的重要交叉点,其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与创新性实践仍是人们今后需要继续重视的问题。

(作者:耿飒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博士生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王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