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特别报道 >

信阳市浉河区新联会考察南阳卧龙区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三贵带队调研南阳市卧龙区农业农村工作,浉河区新联会科技助农服务团负责人武森阳随同考察并重点学习乡村产业发展经验。

在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牧原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化养猪、智能养猪的成果与经验,集团在生猪产业链成熟技术的挖掘和应用,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动畜牧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蒲山镇杨营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以农民土地入资,联合企业成立集奶牛养殖、林果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从工资收入、产业分红等多方面促进群众增收。

卧龙艾草产业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企业构建万亩标准化艾草种植生态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户收益。

卧龙区丰园禽业着眼技术创新,全力推进种鸡养殖、孵化管理、雏鸡销售等种禽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养殖规模达到年产上亿只鸡苗,市场占有率高。

宛北月季园基地规模300余亩,年产月季2千万株,带动300余名农民就业,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素质。

汪三贵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个国际发展机构咨询专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享有盛誉的“三农”专家。

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武森阳向汪三贵教授汇报了其从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浉河区创业历程。在浉河区、东双河镇优良环境和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办青楚生态、鱼付农场,利用新技术、新品种生产特色果蔬,探索“学习、研发、试验、推广”四步走的循环发展思路,发展到目前占地130亩,30余个不同功能的产业化大棚,形成了集生产、培训、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链经营模式。目前,鱼付番茄、蓝莓等农产品已远销安徽、湖北等周边省市,参与承担河南省高素质特色农民培训,年均近千人次。

武森阳表示,此次对南阳乡村产业发展的考察学习,深受启发,直观感受到现代农业种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立足浉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动力与热情,下一步将借助区新联会平台及各方支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推动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区新联会供稿)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