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安县五头镇尚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国栋
河南党建网讯(王爱民 李西锋 王梦梦)“我是土生土长的尚庄人。当我远离家乡,走进大学,感受到大城市的繁华,念及我的家乡,总是满怀深深的思念。创业这些年我总是在想,当我创业成功,实现财富自由后,我一定要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改善家乡面貌,让我的父老乡亲生活更加富裕,更加满足。”面对记者采访,新安县五头镇尚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国栋侃侃而谈。
返乡创业 踏上为民服务第一线
武国栋,1990年生,2011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年12月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毕业后在新安县、洛阳市、郑州市均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现在郑州市金水区与朋友共同经营一家软件公司,武国栋担任企业法人代表,公司目前员工三十余人,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

“我退缩过。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尚庄村的发展需要我,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也是我的初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不能退缩!”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尚庄村位于新安县与孟津区的交界处,是新安县的东大门。该村劳动力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千亩良田。在多次创业和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也磨练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敢于开拓创新的闯劲。
作为年轻人,他有许多新的想法。
“我有信心能干好村党支部书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去着力解决乡亲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我所学,用我所能,学中干,干中学,多向前辈及镇领导请教,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模式,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定能干它个金山银山。”
自此,他踏上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线。
尚庄村近三千余口人,是五头镇人口第一大村,在近几届镇党委、政府领导不断努力下,尚庄村已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群众基本实现小康。但基础设施相差甚远,自来水、道路、集体经济等极其薄弱,村可支配资金几十块钱、连张打印纸都没有。
紧抓班子带队伍
群众富不富、先看党支部,支部强不强,先看领头羊。


真抓实干创业兴村
走上岗位后武国栋上任的第一天便开始与老支书、老村长走遍所有生产组长、生活困难户,逐户自我介绍、询问生活、生产状况与村小组情况。

高标准严要求对尚庄村所有旱厕建立台账、倒排工作进度,在解决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的前提下对所有旱厕进行改造。已拆除整改旱厕50余个。协调天然气施工单位对村天然气入户施工工程。
通过生产组长对各组困难群众摸排后与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了解各组生活困难群众困难原因,建立台账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关注,防止生活困难群众返贫,致使脱贫攻坚成果付之东流。建立并完善尚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项设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尚庄村光荣榜、黑名单等,组织七一为党献礼活动,参与镇组织为党献歌活动取得全镇一等奖。
谋划发展,尚庄明天更美好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武国栋早已成竹在胸。1、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推进:对多处土地摸排情况目前已经确定实施场地,土地已全部流转有关事宜,确保该项目审批后迅速推进。
2、到各生产组长、发展户、老党员家中进行摸底解各组亟需解决问题和潜在发展机遇,寻求村主导产业方向。
3、筹备谋划村史馆、家风家训馆、尚庄村发展基金会等一系列工作。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争取于2021年第四季度前建成,2022年农历新年前召开尚庄村发展基金会揭牌仪式。
4、筹划村自来水及多条村组入户道路硬化工作,村原水库清淤、恢复水利设施等一系列急需的基础设施工作。
“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组织两委成员向各优秀村组织学习,多走访、多问询同时在危机中寻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将与村两委班子共同以公道、正派、实干、担当为标尺,团结干部群众争做乡村振兴事业的先锋队。”武国栋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