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南召县太山庙乡: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河南党建网(通讯员徐 培)在南召县太山庙乡安庄村,提起脱贫户王付江康娜夫妇,无人不称赞。乡亲们说,王付江夫妇自强不息,是脱贫户的榜样。

王付江夫妇都是40多岁的农民。他们全家七口人。康娜的母亲双目失明,父亲年龄大,体弱多病。康娜和男到女家的丈夫王付江夫妇二人养活父母,供养三个子女上学,以坚强的毅力撑起了一个家。

2016年,康娜家因经济困难,住房安全无保障,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委和帮扶人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给她家制定出了王付江外出打工,康娜在家加工粮食、发展养猪、种花生的脱贫致富思路。在上级的帮扶下,王付江在外打工,康娜家利用小额贷款买了粮食、饲料加工设备,建了磨房,养了猪。在他们夫妇的努力下,他家经济收入增加了,住房新建了,如期脱了贫。

脱贫后,他们夫妇没有停止不前,而是夫妇两人重新进行了分工:家中体力活重,丈夫王付江在家负责种地、养猪、加工、打零工、照料老人;康娜外出打工,干工种单一的体力活。

分工明确后,王付江康娜夫妇过上了聚少散多的日子。王付江早些年在外打工,会建筑技术,康娜外出打工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家乡承担起了乡亲们建房的担子,整天起早贪黑干建筑。因为白天不在家,他家的粮食加工时间,一般都是在早上和晚上。来他家加工粮食、饲料的乡亲们往往把粮食或饲料放在磨房门前,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来拿。他的邻居们总是早上在机器轰鸣中醒来,晚上在机器轰鸣中入梦。

“康娜出门儿打工后,我每天打工或加工粮食。种了10多亩地,又养了近百头猪,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前没睡过,一天两头不见日头。生活是紧张些,但过得踏实。”王付江说。

王付江是个热心肠人,乡亲们谁家有需要,就有他的身影,搭棚建房、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他,好多事情他都是义务帮忙。他的人缘也特别好,人们也乐意给他帮忙。今年,王付江种了10多亩玉米,听说他晒玉米穗需要人帮忙,邻村农民自发来给他帮忙。他在外村干活,天气变化下阵雨,是邻居们帮他管护了他出门前晒的粮食。

邻居们看到王付江整天忙得像只转个不停的陀螺,心疼地劝他少种些地,减轻点负担,他总是笑呵呵地说:“人活着就得干活,忙了才有钱挣,才会有好光景。”

在外打工的康娜也不甘落后,她在湖北工地上和男劳力一样吃苦耐劳,从事架电缆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王付江康娜夫妇的精心经营下,他们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在近日安庄村“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十星”评比活动中,王付江家被评为“十星”户,给乡亲们树立了榜样。
 
 
 

责任编辑:朱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