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赵新涛,是舞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检验科医生,更准确的说是一名疾控人,更是一名离病毒最近的战士。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悄悄过去,这一段时间对他来说如白驹过隙,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漫长而难熬的严冬。在这个冬季,新冠疫情,改变了许多人对生命的认知。自2020年1月21日接到通知,要为预防新冠疫情做好样品运输的准备工作开始,赵新涛便忙着准备资料申请准运证,为合法运输做好准备,同时开始张罗着准备防护用品与转运物品。经过一天一夜精心的准备,所有资料于1月22日上午备齐,中午接到通知漯河市疾控具备接收样品资质,连家里做好的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匆忙忙地往市疾控中心赶。获样品同意接收许可后又跑漯河市行政服务大厅递交准运证资料,等到回家时已是万家灯火。一切事情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说来就来。1月23日天未亮,便接到了新冠疑似病例的采送样通知,说不怕是假,一个机理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我们该如何防护?在忐忑中准备装备、联系上级、报备,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25日,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漯河市第一例新冠经河南省疾控复核后确诊,舞阳县送检了全市第一份阳性样品。同一日,河南省卫健委给舞阳县下发了运输许可证。
以后的工作,就成了流水线,每天早5点多起床,准备装备、组织人员采送样、培训采样方法与技巧、讲述生物安全知识、探讨防护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佩带及防护服的穿脱,学习新的防控方案,再培训,再学习认知新型冠状病毒,遇到密切接触者,还要给他们采集咽拭子。防控工作开展的同时,恐惧如魔鬼一样也在慢慢的蔓延,作为一个参与过SARS防控的疾控人员,我以身说法,帮助他们放下心魔,科学应对,以昂扬的斗志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去。由于长期不能按时吃饭,又不能饮水,赵新涛的嗓子出现了嘶哑,并进一步出现了咳嗽症状,家人和同事们甚是关心,并提醒他:你这个每天拎着病毒走的人,小心中标。赵新涛理解他们的关心,急忙去医院查血象做检查,确定是上感用药后继续上岗,没有误过一天的工作。
做为一个离病毒最近的人,赵新涛也怕过,也担心过,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退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其官方网站上这样说疾控人:“他们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只要疾控人到达的地方,党旗就在那里高高飘扬;只要疾控人到达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便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