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隔离病房里的“妈妈”---舞阳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 汪亚萍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国。舞阳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唯一一家二甲综合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县医院职工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到一线去,到隔离病房去。两小时内,收到的请战书就达200余份,儿科医生汪亚萍也是其中的一员。

    虽然汪亚萍家里也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婆婆长期有病,需要有人照顾,但家里全力支持,她爱人说:“不用担心我们,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啥事重要,我心里很清楚。”

    时间就是生命,汪亚萍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新冠肺炎防护知识,隔离病房改造完成后,她毫不犹豫地带病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隔离病房收治着全县第一位疑似患者,患者精神焦虑,认为该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内心充满恐惧,她说“我知道这个病厉害,也没有特效药物,没有什么治疗效果,最终可能还是死亡。”病人极其不配合治疗,也拒绝吃饭,无论医护人员如何解释他们都是不听,除了关心患者的疾病,汪医生每天多次查房,并且做好心理疏导,认真分析患者心理,一有空就和患者拉家常,慢慢的患者心态逐渐好转,配合治疗,本身新冠肺炎消耗性疾病,加上患者本身营养不良,由于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营养较差,汪亚萍医师每次到吃饭的时候,亲自监督患者尽量的少量多餐,增强营养,加强治愈的信心。大家都知道,和确诊患者接触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越高。在汪亚萍医师精心治疗下,患者入院第4天体温稳定,并且好转,2月5日,患者痊愈出院,激动的拉着汪亚萍的手:“谢谢你,谢谢你们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该患者是漯河市第一例治愈的患者,她的出院,也为在院治疗其他患者树立信心,紧接着2月7日第二名患者出院。

 1月31日,隔离病区被送进来一位全省最小的患者,孩子只有6个月,经会诊为高度疑似病例。汪亚萍医师立即给予采样,其实采样是个非常危险的工作,尤其小儿,极其不配合,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出口腔,给采样人带来极大风险,汪亚萍作为一名儿科医师,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经检测,该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确认的那一刻,患儿妈妈当场崩溃,拉着汪亚萍的手大哭:“怎么办啊,孩子还那么小”。汪亚萍也心疼的直掉眼泪。但作为医生,她明白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任务,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技术,细心的照料着患儿,患者体温稳定,因为既要照顾生病的患儿,还要安抚情绪焦虑的母亲,汪亚萍硬是24小时没有合一眼。因为患儿是我省首例确诊年龄最小患儿,县级医疗水平有限,经省内专家会诊,为患儿考虑,决定把患儿转到河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2月2日下午,医院本来准备派其它医生护送患儿转院,准备休息的汪亚萍强烈要求:“孩子太小,我是儿科医生,有更丰富的儿科经验,我去吧”。经过3个多小时车程,把患儿安全送达郑州,晚上9点左右,她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隔离病区,患儿父亲感激的拉着汪亚萍的手:“太谢谢了,您真是把孩子当成您自己的孩子一样啊,孩子好了,我一定带孩子来看您,等孩子会说话了,一定让他叫您一声妈妈”。从此,隔离病区的同事嬉称她“汪妈妈”。

    2月6日,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战士们圆满完成任务,进入长达14天的隔离期。但汪亚萍没有休息,她利用这宝贵的14天,积极的为自己充电学习,争取第三批继续进入隔离病房,继续与疫情作顽强的斗争。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舞阳卫健人的心声!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责任编辑: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