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本网讯(通讯员 齐琳)“这些田地种了中药材,每亩的收入要比种植小麦、玉米这些基础农作物高五六倍呢。”谷纪伟看着伊滨经开区庞村镇窑沟村近百亩中药材种植园自豪地说。就在两年前,这片让他引以为豪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沃土……2017年,在郑州有十余年药品经营经验的谷纪伟回到家乡庞村镇窑沟村,一心想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经过认真考察后他决定利用自己熟悉了解医药市场的优势,带领大家种植中药材,在村委会的帮助支持下,谷纪伟很快办好了土地流转手续,投入近500万元在村里承包了120亩地种中药,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了发展药材种植产业的致富路。

“乡土人才”谷纪伟
挖掘乡土人才的“富矿”,激发家乡发展的“动能”。近年来伊滨经开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乡土人才创业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土人才计划工作中不断涌现返乡创业典型。山建华是伊滨经开区寇店镇寇店村人,在郑州多年,有从事生物科技相关行业生产经营的丰富经验。2012年3月返乡,山建华将生产基地从郑州迁回家乡寇店村,注册天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动物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企业不仅为4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还连续五年为村捐资助款,资助留守儿童,为家乡寇店植树造林五十余亩,累计种植各类树木六万多棵。

“乡土人才”山建华
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区党工委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结合农村特点和发展环境,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经商达人”“种养殖能手”等,让乡土人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领头羊”,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把人才技术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带动广大村民发展多元富民产业,为全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根在河洛,家在袁付”这是伊滨经开区李村镇袁付社区居委会主任段耀峰微信名片的个性签名,他从2000年外出经商近20年,先后从事过副食品销售、广告、印刷、出版、电梯安装委会等行业。2018年,段耀峰将自己的生意带回了家乡,回乡创业发展实业,为袁付、杨湾、新民等周边社区(村)30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2018年5月,段耀峰通过换届选举当选为袁付社区居委会主任。谈起从一个生意人到一名“村干部”的转变,段耀峰说:“家乡需要我,我也希望能回到家乡做点事情。今后我要好好干,服务好社区发展,服务好乡邻乡亲”。

伊滨经开区李村镇袁付社区“乡土人才”恳谈会
“乡土人才热联络,春节期间不打烊。”为抓住农历春节在外人士回家过年的契机,区镇村三级联动,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召开“乡土人才”恳谈会,为乡土人才热心送上家信、精心进行沟通、尽心讲疑解惑,组织“乡土人才”对家乡发展现状和重点项目开展观摩,全面展示近年来伊滨的发展成就。
组织“乡土人才”开展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观摩活动
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就要“诚心诚意给政策,一心一意留人才”,一次恳谈面对面、一通电话心贴心、一个平台实打实,“三心三一”热情相待,成了开启乡土人才心扉的“金钥匙”,越来越多的乡土人才相应号召回归创业、扎根故乡,为全区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注入“新鲜血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人才基础保障。
责任编辑:q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