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清风河南 > 政法战线 >

司法巧执行,盘活“沉睡”资产——洛龙区法院破解十年闲置资产困局,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与城市更新

河南党建新闻网(孙红燕)近日,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成功执行一起涉及巨额债务的复杂案件,通过创新性的司法手段,将位于核心城区闲置十余年的低效工业用地成功盘活,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该案涉及的原洛阳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坐落于开元大道与张衡街交叉口这一城市黄金地段。然而,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背负数亿元巨额债务,其厂区长期荒废,杂草丛生,安全隐患突出,不仅造成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极大浪费,更因长期拖欠职工社保、医保等费用,引发职工持续信访,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

面对这一执行困局,若按常规程序推进企业破产清算,不仅耗时漫长、结果难料,导致“程序空转”,更将使职工权益、国家税款、债权人利益均面临无法兑现的风险。洛龙区法院执行局没有简单“一破了之”,而是主动担当,深入研判,巧妙运用各类司法手段,克服重重困难,精准破解执行难题。

一是全力保障民生,化解社会矛盾。 法院将解决拖欠职工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执行工作的优先项,通过有效的资产处置,优先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彻底化解了困扰多年的信访积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捍卫国家利益,防止国资流失。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成功向企业追缴欠税约900万元,确保了国家税款能够足额入库。同时,法院精准施策,依法保护了作为首封债权人的国有担保公司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了流失风险。

三是引入优质资本,赋能城市发展。 最为人称道的是,洛龙区法院并未止步于“案结事了”,而是以发展的眼光,通过司法途径为这块“沉睡”的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在经开区管委会的积极协调与推动下,成功引进了上海芯龙光电等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投资,使该地块涅槃重生,即将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洛龙区乃至洛阳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此次成功执行,是洛龙区法院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高效清理了“僵尸企业”,妥善解决了历史包袱,更通过司法赋能,将低效用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为城市核心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护航经济发展的职责与担当。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