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主题教育 > 教育实践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寻访信阳传承信仰”社会实践队:追寻苏区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探访鄂豫皖红色地标,传承苏区革命精神。7月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寻访信阳传承信仰”社会实践队走进新县,先后探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红色地标,深入了解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和英烈事迹,直观感受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需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

烈士陵园寄哀思,英烈精神永不朽

巍巍青山,道不尽英雄故事;泱泱淮水,唱不完英雄赞歌。进入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氛围庄严肃穆。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拾级而上,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队员代表向纪念碑敬献花束,队员们低头默哀,以此缅怀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烈们。

图为实践队员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敬献鲜花。

走进烈士事迹陈列厅,队员们仔细观看展品,通过展出的图像、文字和物品,认真了解了吴焕先、沈泽民、高敬亭等28位著名烈士的感人事迹。泛黄的手稿记录着战士们的家国情怀,锈迹斑斑的刀枪见证了反“围剿”斗争的惨烈,破旧的草鞋诉说着行军路的艰辛。斯人已去,浩气长存。队员们在纪念缅怀中铭记历史,立志学习英烈身上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苏区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烈士陵园陈列厅并认真观看生锈的刀枪。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陈列厅,“寻访信阳传承信仰”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同来祭扫的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不期而遇。两校青年学子在承载着英烈事迹的展品前开展学习交流,共同回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光辉岁月与伟大征程,随后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份跨越校际的红色共鸣。

图为两校社会实践队员在烈士陵园学习交流后合影留念。

博物馆内溯根脉,苏区历史照征程

随后,社会实践队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以“星火燎原”“红旗不倒”等展区为脉络,通过1500多件文物、300多张照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从黄麻起义到苏区军民游击斗争的壮阔历程。

在“红军摇篮”展区,褪色带补丁的红军军服静静陈列,无声诉说革命的艰苦岁月。在“反‘围剿’斗争”实景复原区,昏黄的油灯、墙上的弹痕、桌上的粗粮,让实践队员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守与牺牲。

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像、一份份真实的历史档案、一帧帧还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鄂豫皖苏区人民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为民造福史和自身建设史。队员们借助多媒体影像,线下看与云端游相结合,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鄂豫皖苏区的历史,是我们党近代革命斗争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页,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此次红色地标探访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往昔已历千重难,明朝更进百尺竿。通过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了解,队员们表示:“要以今日的参观为契机,传承苏区精神,不断从中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获得力量,进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不忘初心担使命,笃行实干赴新程。”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