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清风河南 >
别让太多的活动陷入形式主义的泥坑
发布时间:2018-10-22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各项活动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一个企业,缺少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落实情况。工作应该从一件一件小事抓起、在一个一个节点坚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转作风、树新风”教育活动落实落细、成风化俗。
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庸政怠政懒政,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该拍板不拍板,一些事项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处置矛盾回避问题、推诿扯皮,接受任务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有的热衷于做虚功、玩花活,不下功夫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在“纸对纸”上用劲大、在“面对面”上用劲小,在鼓捣词句上用心多、在干实事上用劲少,爱搞四六句,热衷八股文;有的将简单事情复杂化,能口头说清的非要写成文件,不需要上传下达的依然照抄照搬。总想着设置种种名目假装抓落实;有的急功近利,眼里只有政绩而不顾基层实际,恨不得让基层“今天刚结婚,明天就生娃”;有的动辄把任务分解下压,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甩给基层,以“层层传导压力”为名,行“层层推责甩锅”之实。
活动不能不开展,但各种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要接地气,群众的评议是检验各种活动是否深入民心、作用发挥怎么样的试金石,活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导向的一个基础,特别是在活动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上,督查考核人员眼睛要向下,做决策、办事情既要摸准下情,也要吃透下情。如果只顾抬头看天、趾高气扬,当个小官就翘尾巴、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对自己分管的情况摸不准,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拿出恰当的措施,甚至犯错误、摔跟头。只有坚持眼睛向下,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做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真正把基层的困难、现场的问题、职工的冷暖都看到眼里、记在心头,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从而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视野要开阔。视野狭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到一时一地的好坏得失、一人一事的是非曲直,从而武断地下结论,这样做决策、办事情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作为领导干部,要培养自己看的本领。只有视野开阔才能既看到病树,又看到病树前的万木春,从而对形势和任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光要聚焦。张眼一望,情况很多,这也想抓,那也想挠,于是乎胡子眉毛一把抓、萝卜青菜一锅煮,找不清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大部分人看到的是表面现象,有些人则能看到问题背后的玄机。领导干部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能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这样才能减少失察误判,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否则,看不清事、看不透事,这样的干部迟早要被淘汰。有些同志整天抱怨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关心、提拔没有份,那就要先反思自己看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是否看得准、看得清,把握是否到位。
很快又将到年底,正是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的集中期,希望各种考核督查,要聚焦基层实际,找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瓶颈,把脉问诊企业的病理,念好“查、防、包、抓、改”五字经,发现对影响企业发展不稳定问题做到“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把“转作风、树新风活动”融入到服务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扭亏增盈和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切实际的活动,给职工多些让独立思考企业未来的空间,减少一些没有必要的会议,腾出一些时间让辛勤劳作的职工得到休息时间,切实为职工做到“减负松绑”,不妨从清理、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破题,立行立改,革除积弊,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轻装上阵,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干实事、出实绩上。当前我们的企业面临形势异常严峻,改革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我们要正确面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启动自身的“减压阀”、为职工群众当好作风建设“勤务员”、切实发挥和筑牢领导干部“桥头堡”、指挥作战室表率作用,抓好作风建设,坚定深化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涉险滩、跨沟渠,树立“只有雄心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担当的激情,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汇聚强大的正能量!(作者:跃进煤矿人力资源科 罗先奎)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