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小推车精神”薪火相传|宁陵梨农再捐1万公斤酥梨上“疫”线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河南党建新闻网 浏览: 次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继宁陵梨农为武汉捐赠15万公斤酥梨后,在2月29日,宁陵梨乡群众发扬“小推车精神”,再次捐赠1万公斤酥梨发往郑州,让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吃上润肺止咳、清热去火的宁陵酥梨,希望他们早日取得战‘疫’胜利。
宁陵是中国酥梨之乡,盛产的金顶谢花酥梨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全县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酥梨5亿公斤。近期中央媒体报道酥梨对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辅助作用,宁陵县广大群众心系抗疫前线,积极踊跃捐赠酥梨。
“每次看新闻,都被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工作者和人民子弟兵的事迹感动着,我寻思着家里还窖藏着250公斤梨,梨有很好的润肺止咳功效,作为一名退伍兵,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对组织不能有所保留,就想着全部捐出来。”宁陵县石桥镇打铁楼村村民关红伟说,相比较在疫情防控一线斗争的医护工作者和人民子弟兵,他表示捐点自家种的梨不算啥。关红伟在这之前响应县委、县政府支援武汉的号召,已经捐出了5000公斤梨。当他把再次捐梨支援省内人民子弟兵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想法告诉村干部张军后,得到了张军的大力支持,“我带头捐250公斤,另外,我再通过喇叭喊喊,动员动员。”张军一喊,几个退役军人和党员纷纷响应,群众也积极参与,你50公斤,他100公斤,很快募捐了4000多公斤。
这次捐梨主要以石桥镇任庄、石桥集和郭岔楼三个村为主,在村头大喇叭的宣传组织下,爱心梨农开始打包、装箱、装车,紧紧一个下午就聚集齐一车1万公斤的优质酥梨,体现了梨乡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情怀。
随着一声“发车”令下,一辆装载着1万公斤酥梨的货车从宁陵县石桥镇万亩梨园发车驶往郑州,看望慰问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河南省军区子弟兵和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988医院医护工作者,为他们送去宁陵金顶谢花酥梨的甘甜。
在上午11时到达郑州市省军区后,负责对接此事的省军区负责人立即安排人民子弟兵为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988医院分别分发了200箱酥梨,让广大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尝到宁陵县的金顶谢花酥梨。
省军区副司令员习晓军对我县在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的举措下,还能给奋斗在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送爱心这一行为高度赞扬。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说,宁陵是革命老区,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小推车虽然已经成为历史记忆,但倾力支前的“小推车精神”却薪火相承。疫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的号召和组织下,宁陵县广大群众心系抗疫前线,积极踊跃捐赠酥梨,展现了新时期的“小推车精神”。(高云光 )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