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春风行 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首列农民工返岗专车来了!
春风骀荡踏“疫”行,复工生产春风行。随着恢复生产的号角吹响,各行各业逐渐复产复工,但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如何实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河南中建地产联合许昌市东城区规划建设局干了一件暖心的事……
2月26日下午3点,中建七局中建观湖珑府项目异常“热闹”,在警车的护送下,许昌市东城区管委会、宣传部、防疫部门、交管部门以及中建七局等各方领导悉数到场迎接。三辆大巴整齐的停靠在项目部大门口,从省外接回来的工友顺利平安抵达,这次跨域河南、陕西、四川三省、来回全长约2800公里,历时54个小时的全程无分流、过程严管控、口罩不离身等多措并举,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接回的63名农民工,是许昌市首次赴外省为企业接回工人,也是总承包公司大批量接回工人的壮举。此举是针对外省务工人员返程交通不便、避免交叉传染,一对一站点集中出行的有效方法,是当前新冠病毒疫情管控期间人员返程的有效手段,包车的办法不仅可以减少疫情的外界输入,而且尽快推动工友返岗就业,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暖心车队来了!
2月24日上午8时许,由3辆大巴车组成的特殊车队在高速路口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接回务工人员。
上午9时许,暖心车队正式出发,这场行程中,63名四川籍农民工兄弟即将在许昌市东城区规划建设局、党工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及交警支队第一大队6名警员的护送下,在中建七局中建观湖珑府项目志愿者的帮助下踏上暖心归程。
1400公里的路程,近19个小时的车程,这是许昌市首列农民工返许车队。因为路程较长,为了确保过程安全,在发车前,3辆大巴全部接受了全面的消毒处理,且每隔4小时还要进行重复消毒;同时,为了减少人员之间过度接触,共计载客量为140人的车辆也“两座并一座”,腾出“安全距离”;此外,每辆大巴车安排2名司机,共计6名司机,期间轮流行车,为司机提供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有效保障了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所有车辆还配备了测温仪、温度计、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此次路程安全、放心。
25日上午11许,车队抵达仁寿县,接到早已聚集好等待返岗的工友,蹬车前,工友在当地防疫部门的管理下,全员进行了体检、检测了个人体温、办理了健康证明,登记了个人信息、更换了口罩、喷洒了消毒液,确保身体健康。八百里秦川、三千年传奇,26日下午,从四川出发的车队行驶至陕西秦岭山脉,钻山洞、爬上坡、弯曲路段陡峭多是这一地带的典型特征,为了保证时速安全,整个车队都限制了车速。
特殊的“关卡”很暖心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26日下午3时许,项目部门口“骚动”起来,返岗车队在交管部门的协助下依次有序抵达项目部,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第一名农民工兄弟下车了……
为了确保本次行程安全,中建·观湖珑府项目部早早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新冠病毒防控小组,同时,在项目部大门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以及疫情防控点,特殊的“关卡”显得很是暖心。阵地在,党旗作为志愿者为工友答疑解惑。同时,配备防疫专管员,对返岗工友登记、测温、消杀后方可进入工地,进入后按照原先计划,分批分区入场,在设置标准的集中隔离区以及隔离房内入住,确保每位工友单间入住。入住后,中建·观湖珑府项目部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视频及广播、在围挡内侧,生活区内、食堂大棚里都布置了疫情管控的宣传标语以及图文知识,并为每位工友发放了《疫情防控指导图册》,确保大家看得见、听得清、记得牢。
另外,针对返岗工人隔离期间的生活问题,中建·观湖珑府项目部还安排了专人对返岗工友门每日进行体温检查,并设置“一人一档案”,动态上报,实现封闭式管理,确保“零流动”,便于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推动项目部分批分区复工复产,就连就餐问题,项目部也要求返岗工人分批分区就餐,间隔一米排队取餐,实现每张桌子一人就坐,确保安全过度。
“我们是第一次以‘一对一站点’的形式接回劳务工人返回岗位,我们也更有决心与信心共同打好此次防疫及复工复产攻坚战!”中建观湖珑府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李宗民说道。(李阳 卫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