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传统党建工作模式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节奏。尤其是在党员流动性增强、年轻党员比例上升、组织管理复杂度提高的背景下,传统的会议传达、纸质记录、集中学习等方式已难以完全满足高效、精准、灵活的党建管理需求。部分基层党支部存在组织生活覆盖不全、党员参与率不高、学习内容更新滞后、数据统计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党建工作的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智慧党建”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国企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党建全过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信息互通共享、管理智能高效的新型党建工作体系,不仅能够破解传统党建中的瓶颈问题,还能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智慧党建”系统通常以一体化信息平台为核心,集成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学习教育、组织生活记录、考核评价等多项功能模块。该平台支持PC端与移动端同步使用,实现党建事务的全流程线上办理。例如,在党员日常管理方面,系统可自动提醒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节点、预备党员转正时间等关键事项,减少人为疏漏;在组织生活管理中,可通过在线签到、会议纪要上传、活动照片归档等功能,确保“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平台内置的学习资源库涵盖党的理论知识、政策解读、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支持按需点播、学时统计和效果测评,有效提升党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还引入数据分析模块,对党员参与频次、学习完成率、思想动态反馈等进行可视化呈现,为党组织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智慧党建平台注重权限分级与信息安全设计,保障党内信息的保密性与合规性,确保技术手段服务于政治要求。
“智慧党建”的实施不仅是工具层面的升级,更是一场工作理念和运行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积极探索“党建+互联网”融合模式,推动党建工作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服务转变。例如,通过建立“云支部”,实现跨地域、跨单位的党组织联动,尤其适用于项目制企业或驻外分支机构较多的情况,打破地理空间限制,提升组织覆盖广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轻量化应用,推送“每日一学”“微党课”“党史答题”等内容,增强党建宣传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提高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的参与热情。一些企业还将智慧党建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党员干部履职情况与绩效考核的关联分析,强化党建与干部队伍建设的协同效应。更有企业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党员思想倾向分析、舆情预警监测,提前发现潜在风险,提升党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尽管“智慧党建”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其持续健康发展仍需解决若干关键问题。首要的是避免“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防止平台建成后使用率低、功能闲置的现象。这要求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确保系统真正用起来、活起来。要注重内容供给的质量与更新频率,避免线上学习流于形式,沦为“打卡式”任务,削弱教育实效。应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能以线上活动完全替代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与组织关怀,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的庄重感与仪式感。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明确智慧党建的管理责任、数据标准和运行规范,推动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建设、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才能使“智慧党建”真正成为提升国企党支部组织力的有力引擎,让党支部工作既“活起来”,又“实起来”。(郑煤集团煤炭运销分公司 于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