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党建工具包,把鲜红的党旗竖立在核酸检测点,戴上闪亮的党徽和写有“二七先锋”字样的红袖标……简单“装备”后,淮河路街道的郭培培和同事们拿起小喇叭,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2022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很多人却被疫情困在家里。在漫天的飞雪中,郑州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而像郭培培这样的基层一线工作者也开始了准备物资、转运、消杀、生活保障等工作。
她所在的二七区,则把疫情当成“大战大考”,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答卷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在实践中提升全区党员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锻造能拼搏敢担当的务实作风。
“一核多元”楼院党建工具包的配发,不仅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凝聚多元力量的一种手段。

”一核多元“楼院党建工具包

淮河路街道齐礼阎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小喇叭维持秩序
干有工具、做有队伍、学有阵地。除了实用工具,党建工具包里还配了党建杂志、民法典等书籍,集学习宣传、教育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让党员教育“足不出户、足不出院”,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文雅说,党建工具包让社区党委的工作进一步往楼院延伸,实现了党组织学习的精准化和常态化。

福华街街道核酸检测点
探索“平战转换”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二七区探索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核酸检测‘平战转换’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状态下核酸检测工作的衔接转换,实现科学高效组织,有效遏制疫情传播。”

街道在疫情防控卡点选派执勤人员和配置工具包
每轮检测的排队时间越来越短,是本轮疫情以来二七区居民的普遍感受。高效检测的背后,是二七区探索建立的核酸检测“平战转换”工作机制发挥着作用,“通过增强预警分析、实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流畅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检测点党员志愿者指导居民验码工作

检测点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会后,区委组织部迅速印发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将临时党支部建在核酸检测一线,持续发挥“一核多元”组织体系作用,动员更多物业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迎难而上、争分夺秒、凝聚合力、全力以赴控制风险,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目前全区18个乡镇(街道)在281个重点人群检测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的成立,让党员们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归属感。”淮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祥利说。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和基层工作水平,二七区正在建立临时党支部书记(检测点长)储备库,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常态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确保紧急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供稿 二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