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政府给我们打了两眼深井,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发愁吃水用水啦!”7月11日,烈日下,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大石扒村群众胡玉敏指着家中水龙头喷出的水高兴地说。

用石头垒成的大石扒村村标  郭明远  摄

大石扒行政村位于宝丰县西部山区,距离县城约30公里,辖大石扒、上和平、下和平、北沟4个自然村,共有276户892人,总面积3.1平方公里。历史上,因山洪频发,造成这里水土流失,草木枯死,地表石头裸露,故名大石扒村。因这里地下石多、水源深,不好打井。上世纪50年代,大石扒村集全村劳力,利用近一个月,在村里打出了一眼近30米的井,吃水用水问题才初步得到了解决。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大石扒行政村街道铺上了水泥路,安装了路灯。“2015年,驻村工作队看到村里人吃水用水不方便,在下和平自然村打了一眼78米的深井,架设了水管,配套了供水设备,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前两年,因地下水位下降,遇到干旱天气,这眼井的水出现了供应不足的现象。尤其今年6月份,天气持续干旱,村里吃水用水成了燃眉之急。”大石扒村监委会委员李有杰说。

大石扒村90岁、在党60年的党员周花叶在家中厨房洗菜   郭明远  摄

水是生命之源。看到村里吃水难、用水难,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生立即向上级汇报。宝丰县委、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协调宝丰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部门领导到该地进行实地勘验,制定方案,探测水源。

6月11日,宝丰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打井队,顶着烈日,带着打井设备,来到大石扒村村部东北角。群众听说县里派来了打井队,纷纷上前帮忙卸设备、架电线。6月17日,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一股清水顺着井筒往外冒,一眼深295米、日出水量480立方米的深水井被打成。与此同时,宝丰县水利局组织的打井队,于6月15日在大石扒村东北角的下和平自然村开工。经过六天的连续奋战,一眼深400米、日出水量720立方米的深水井被打成。紧接着,宝丰县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组织施工人员,为两眼井分别安装了水泵和压力罐等配套设备。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连续奋战,6月29日,大石扒行政村家家户户多日没用的水龙头又涌出了清澈的井水。大家奔走相告,山村顿时沉浸在一片欢腾和幸福中。

大石扒村胡玉敏和女儿正在家中水龙头洗手  郭明远  摄

“人老几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短的时间,就打成这样两眼深井。搁过去,想都不敢想。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比海深。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山里人的牵挂!”大石扒村90岁、在党60年的党员周花叶感动地说。

大石扒村白玉木耳大棚内也用上了新泉水 郭明远  摄

打出“幸福井”,山村笑开颜。清冽的井水,带着党和政府对山村的关爱,涌进了村户,甜在了大家的心里,也催开了人们幸福的笑脸。(郭明远/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