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筑秀”乡村振兴促进团与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师生代表齐聚登封市垌头村,开展“文化兴村”主题交流活动。双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深度解析“会唱歌的村庄”振兴模式,探索乡土文化内生动力的培育路径。

在垌头村党支部书记董艺文的引导下,两校师生观摩了《再现朝阳沟》实景演出,见证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范例;聚焦“歌声议事会”治理机制,感悟“民谣解纷争,合唱聚民心”的基层协商智慧。该村通过集体艺术形式凝聚民心,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善治格局,暴雨灾害中村歌化为精神号角、村民昼夜奋战重建家园的场景,更生动诠释了文化软实力向发展动能的转化路径。

座谈会上,双方系统总结文化兴村的三大支撑:文旅产业激活动能、民生工程夯实根基、“村晚+饺子宴”构建人才培育双重模式。郑州科技学院学生代表杨珂珂指出,垌头村以“歌声议事会”构建文化认同与乡村善治的共生体系,村歌精神在抗灾重建中彰显的凝聚力,为新时代青年深化“两个结合”实践认知、探索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治理提供了鲜活案例。

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志广表示:“本次与郑州大学的联合调研座谈,深刻展现了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垌头村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扎根乡土文化,才能激发内生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本次调研交流让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两校师生以脚步丈量乡土,用文化浸润民心,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截至目前我院已陆续开展:在新媒体平台推出以青年视角记录实景演出文化场景系列vlog宣传传统文化,让会唱歌的村庄“破圈”出彩,开展“银龄留影”公益活动,开设普通话推广、反邪教宣传、“法治之光”小课堂,举办乡村读书会、广场舞进村及河洛大鼓等非遗传承学习等活动。

正如村民所言:“青春不是飘在空中的云,而是扎进土里的根。”未来,志愿者们将持续以文化为笔、以实践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印记,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